官鄉黑的非神聖聯盟(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官鄉黑的非神聖聯盟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黑社會也有愛國的。」公安部前部長陶駟駒的這句話,雖然久不久便被人引述,但這只是中港矛盾當中,其中之一句不好笑的笑話。
黑社會,本質就是反政府。在沒有法規管制的時空,總有人以暴力和威嚇,來維持某種秩序,以及捍衞部份人的利益。當然,有人會認為,有人維持秩序總好過完全的混亂。不過,在法治之區,黑社會不應該有存在的空間。
「香港不是法治之區嗎?為甚麼會有黑社會的存在?」從前無牌小販的擺攤位置,紅線小巴所謂的入線費,話事者就是黑社會。類似經濟壟斷行為,莫講是今天的競委會管不到,就連黑社會成員以暴力威嚇的手法去維持既得利益,警察也未必會插手。正如之前所講,社會上總有人接受「有秩序好過冇秩序」,只要黑社會的活動不干涉到一般守法市民的生活,潛規則也是規則的一部份。
從管治的角度看,規則應該一視同仁。為政者,應該盡力避免製造有利黑社會活動的環境,減少潛規則。以丁屋政策為例,嚴格來說套丁是非法的,丁屋發展商和丁權擁有人的所謂協議,難免要靠法律以外的手段,來強制執行。換句話說,丁屋政策的設計引來黑社會成員參與,甚至令「新界人」與非法組織勾結上。
丁屋政策,本身實在沒有甚麼良好意願可言,而且明顯的利益擺在眼前,自然會有人嘗試以權力及拳力爭取最大利益,幻想丁權持有人買到鄉郊用地後,就可以興建自己的永久居所。然而,有丁權的人未必找到合適的地,更未必有錢去買地和進行建築工程。結果,丁權擁有者還是要以低廉價錢將利益轉移,讓少數人掌握了大多數的利益。
甚至在新界人的族群中,丁屋的龐大利益,也只是少數人在享受。偏偏在政治的操作裏,少數人的利益卻可以影響甚至操控到多數人。要是將問題放大到整體香港來看,既得利益者的人數更少,利益的分佈也更傾斜。
歷史的教訓是,當利益嚴重傾斜,而且所謂的制度也不能令人信服,權力的結構也很容易被衝擊。從宏觀的角度看,朱凱廸代表了不少市民的觀感,這亦是他成為新界西票王的原因。我只想敬告政府,朱凱廸的人身安全,關係香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說得俗一點:「朱凱廸少條毛,梁振英想連任都難。」幾個月前,絕對沒有人可以預視得到,新晉的朱議員,會破格得到特首親自致電問候。

口頭上愛國保不了頭顱

正如我在上星期所寫,香港社會自主權移交後,走向人治的迹象愈見明顯,對制度的忠誠,早已崩壞,對個人忠誠變成了加官晉爵的標準。不過,究竟誰愛國,誰不愛國,也是掌權者的主觀感覺,隨時可變。歷史也說明了,口頭上的忠君愛國,保不了烏紗,保不了頭顱。
無論是甚麼政府,維繫管治的威信,永遠都是重中之重。挑戰破壞政府管治威信者,新界人也好,黑社會也好,亦無例外。反正是因利益而結合的非神聖聯盟,從來都沒有任何忠誠可言;只要換了主子,跪拜的對象也自然會變。假如有朝一日,北京、西環到添馬都決定要整治香港的土豪,也只怪這群新界人忘記了,政治人物為了鞏固威權,所謂的昔日盟友,可以隨時犧牲,甚至為了增加戲劇性,不惜公開地在背上插多刀,以博掌聲。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