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千禧年後來自內地的新股規模漸大,興起引入大型基金等基礎投資者(Cornerstone investor),被視為散戶「入飛信心保證」。
有禁售期 計入公眾持股
早年策略投資者(Strategic investor)認購新股,多數禁售1年。千禧年後較多引入基礎投資者,早於2004年領匯(823,現稱領展)上市時已出現。2006年工商銀行(1398)A+H股上市,集資逾1,400億元,其12名基礎投資者被稱為「十二門徒」。中大商學院助理教授劉殖強解釋,2006年為大型H股上市高峯期,遂掀起引入基礎投資者潮流。
基礎投資者獲事先保證分配股票,以交換其答應按招股價上限認購,亦受禁售期鎖定(一般為6個月),但均獨立公司第三方,身份須在招股書披露,亦計入公眾持股量。至於主要投資者(Anchor investor)則並不保證獲分貨及不須披露身份。
招商銀行(3968)2006年上市時,獲得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恒地(012)主席李兆基、中信(267)榮智健等富豪,以個人身份認購,免受基投認購額上限和禁售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