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代市委書記、市長黃興國突然被中紀委調查,受到海內外關注,也引發一些爭議,包括黃興國是不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親信?黃興國落馬是不是因天津大爆炸案被秋後算賬?中共鐵幕後的權鬥自然不可能完全曝光,但有趣的是,如果聯繫香港目前的政局,未免讓人聯想到兩個問題:梁振英、張曉明究竟是不是習派人馬?秋後算賬的模式會否適用於梁振英、張曉明?
習續打江派為十九大佈局
習近平主政浙江時,黃興國任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2003年黃興國調任天津副書記、副市長時,習近平仍未鯉躍龍門,直到2007年才調任上海市委書記,當年躋身政治局常委,成為「王儲」。因此,更令人信服的是,黃興國早已投入江澤民派系,才得到重用。從這個角度去看,黃興國此時落馬,並不是習近平維護不了自己的馬仔,反而是繼續斬人立威,為中共十九大人事佈局行多一步棋。
至於黃興國是否被秋後算賬,也視乎問題角度。中共如果要清算天津大爆炸案的貪腐問題,那就不算是秋後算賬,只是因權鬥而被拖延而已,但如果要清算的是政治問題,包括當時甚囂塵上的暗殺論、陰謀論,那就真的是秋後算賬。博聞社的報道指,中共在處理此類家醜時,確實與眾不同,往往會先順藤摸瓜,隨着時間的推移,在水到渠成時,再以「最恰當」的方式,一併算總賬。
其實,中共以貪腐的罪名清算政治異己、權鬥對手,近年屢見不鮮。黃興國落馬後,網民調侃:「北京陳希同,上海陳良宇,重慶薄熙來,天津黃興國。四大直轄市的一把手終於湊齊了。」陳希同、陳良宇、薄熙來落馬時都是政治局委員、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黃興國則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四人落馬的最大不同之處是,陳希同、陳良宇、黃興國只是中共權貴在地方的利益代表,未見涉及篡黨奪權的圖謀,而薄熙來作為新一代左王,志在奪取中共最高權力寶座,但中共只以貪腐罪名查處,是典型的秋後算賬。
習系人馬被究責不足為奇
觀乎香港政局,梁振英、張曉明是近年香港動盪不安的罪魁禍首。梁振英曾「招積」地表示:「有些遊行人士實際上在我上任前已經叫我辭職。有人甚至言之鑿鑿地猜測我去年夏天會辭職、12月會辭職、1月會辭職,但事實一再證明他們是錯的。」
為甚麼梁振英迄今可以不辭職、不被腳痛下台?坊間多認為,他是一人一票產生的特首,即他是習近平欽點的人選,也曾獲讚為板蕩忠臣。但從黃興國起落的模式來看,梁振英是習近平的親信,還是當初被人硬塞給習近平的人馬,尚不得而知。而張曉明長期擔任港澳辦前主任廖暉的秘書,提拔廖暉的則是江澤民、曾慶紅。其間涉及的習系、江系問題,不足為外人道也。況且,習系人馬被究責落台也不足為奇。內地31個省分都有「老虎」落馬,其中也有習主政浙江、上海時的部下、親信。
立法會選舉前後,中港網媒、報章接連炮轟梁振英、張曉明,相比內地高官落馬的輿論先行已充足得多,甚至有「亂港四人幫」的指控,這是港人所樂見的。以中共對政治問題的秋後算賬模式來看,梁振英、張曉明會被追究政治責任,但不一定採取迫令其辭職的政治方式,反而可能以其他罪責追究,以維護政治穩定、權力平穩轉移,兼且不否定中共近年的香港政策。只是,這種模式耗時耗力,多拖延一日,港人就多受一日罪。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