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DBC上月宣佈提早交還數碼聲音廣播牌照後,唯一持有數碼牌的商營機構新城電台亦告「投降」,申請退還牌照。新城批評數碼廣播配套欠奉,局限廣告市場。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死撐已盡最大努力支援,反指市場不接受數碼廣播。有學者斥政府失職。
僅餘港台5公營頻道
新城昨解釋,數碼廣播未獲適時配套,業務進展未如理想,未能拓展廣告空間;過去大半年形勢更急轉直下,加上兩間持數碼牌的商營機構先後向政府交牌,令新城雪上加霜,前途堪憂,因此決定交還牌照。新城的3條數碼頻道,即數碼生活台、數碼音樂台及數碼財經台會按牌照規定,正常廣播至下月12日。經當局批核後,其中兩條頻道將與兩條FM模擬廣播頻道聯播,餘下1條則全日播音樂,直至當局批准停止服務。新城將安排數碼頻道員工到其他工作崗位,減低影響。
上月DBC宣佈退還數碼牌後,已傳出新城短期內交牌。新城正式交還數碼牌後,數碼聲音廣播僅餘港台5條公營頻道。
數碼聲音廣播政策始於前特首曾蔭權年代,2010年接受牌照申請,短短6年內商營市場即「壽終正寢」。蘇錦樑對新城交牌表示非常失望,指政府支援包括投放發射站資源、在政府擁有隧道提供轉播設施、增大功率等,「唔能夠話因為推咗新嘅廣播技術,廣播服務就一定成功,市場一定會係最大考驗」。他稱政府將調整及檢討政策,並考慮行業前景,料年底完成。通訊局稱昨接獲新城交牌通知,有待行會批准,新城現時仍須履行牌照規定的責任和義務。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批評政府失當,未有取消傳統模擬電台配合數碼廣播政策,「電視都有訂時間將模擬頻道取消,等數碼模式可以生存啦,但電台冇,我覺得政府失職」,質疑政府推政策前未心思熟慮招致失敗,「商台係最聰明嗰個,淨係搞自己網台」。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指已預料新城會退還牌照。新加坡的商營數碼廣播同樣因市場小及及與傳統廣播競爭而無法生存,但港府未有參考。馮預計短期內數碼廣播難再吸引投資者,建議政府檢討整體廣播政策。
■記者蕭洛汶
數碼廣播政策大事記
2/2010:邀請數碼聲音廣播服務機構提交申請,表明開放最多13條聲音頻道
5/2010:政府接獲商台、新城、雄濤(後改名DBC)、鳳凰申請營辦,同年6月商台撤回申請
3/2011:DBC、新城及鳳凰優悅獲批數碼廣播牌照,共提供13條頻道,有效期12年;港台獲預留5條頻道
9/2012:DBC、新城及鳳凰優悅以具電子節目指南功能的DAB+制式收音機未在市場廣泛發售為由,獲通訊局批准廣播期限延遲至2013年9月
9/2015:鳳凰優悅退還牌照
8/2016:DBC以數碼聲音廣播看不到前景為由,申請退還牌照
9/2016:新城申請退還牌照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