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機快飛抵夏威夷 挑戰橫越太平洋 機師:好想食星洲炒米

本土機快飛抵夏威夷 
挑戰橫越太平洋 
機師:好想食星洲炒米

【本報訊】首架由港人自行裝嵌及註冊的小型飛機「香港起飛」,上月28日啟航,開展為期3個月的環球航行之旅。「香港起飛」從香港出發經歷半個月飛行,已由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沙巴等,越過赤道到南半球的澳洲,再抵瓦努阿圖。飛機昨開始橫越太平洋的長距離航程,機師鄭楚衡(Hank)稱已準備好面對挑戰。
記者:鄭啟源

Hank(前)載着工程師Gary(後)從香港出發開展環球之旅,Gary不會全程隨機,留在地面支援。受訪者提供圖片

上月底「香港起飛」在風雨中由香港出發。機師鄭楚衡應《蘋果》邀請,以錄音紀錄連日的飛行經歷。鄭說,最難忘一段是首站由香港飛往菲律賓克拉克機場旅程,香港及菲律賓天氣甚差,雨沒停過,駕駛時要左閃右避躲開雨雲,也要繞路避開惡劣天氣,令航程延長。他坦言沒想過「香港起飛」會受市民關注,當日心情很複雜,不想辜負大家期望,幸成功啟航。
稍後行程「香港起飛」一直順利,由菲律賓到沙巴,轉到印尼峇里島,再南下抵達澳洲。接着幾天,由澳洲西岸布魯姆,經過中部地標烏魯魯(Ulruru),轉到東岸黃金海岸。直至上周四,順利飛抵港人從電視廣告時有聽聞「我最想去嘅地方」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鄭笑指在當地的確遇上不少中國移民,最驚喜有少數人懂說廣東話。
經過連日休息,鄭楚衡與「香港起飛」將挑戰橫越太平洋的長距離飛行。鄭於瓦努阿圖以短訊越洋接受《蘋果》訪問,他指需於當地時間早上6時瓦努阿圖出發前往美屬薩摩亞群島。由於兩地有2小時時差,鄭想在日照中飛行,因此要拿揑好出發時間,以趕及下午6時半日落前到埗,最終昨用了約8小時飛抵薩摩亞群島。

倘逆風強勁或不能出發

「香港起飛」橫越太平洋之旅,需分多段飛行,抵美屬薩摩亞群島後,再向東北飛到聖誕島,然後越過國際換日線前往夏威夷。鄭楚衡抵達夏威夷會休息3天,迎接旅程最長一段為時15小時的航程,由夏威夷直飛美國加州聖卡洛斯。鄭形容,未來幾趟長途飛行要「睇天做人」,10小時或以上航程,天氣預測可能有變化,「稍有阻礙就要取消航班」。他又說,由夏威夷到加州,要預留足夠燃油,若有風速超過10節或以上的逆風,航程便會加長1.5小時,令燃油不足不能出發。

鄭楚衡已適應單人長時間飛行,「只係孤零零少少」,自己亦已計劃好由夏威夷飛往美國加州的適應策略,包括在休息的3天調校生理時鐘,「最重要都係天氣,如各方面都能配合,心理壓力都會減輕」。他又指環球飛行長達3個月,每日都會致電家人報平安兼解鄉愁,「都有少少掛住香港,掛住中餐,見到朋友放星洲炒米嘅相,都好想食」。

【澳洲布魯姆】Hank在布魯姆的著名海灘欣賞日落。

【澳洲烏魯魯】在橫越澳洲時,可在上空欣賞知名巨石烏魯魯。

【澳洲Kilcoy】飛機在Kilcoy接受全面檢查。

【瓦努阿圖】Hank在「我最想去嘅地方」瓦努阿圖享用當地水果。受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