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僱主請弱勢社群一份工改寫人生

良心僱主請弱勢社群
一份工改寫人生

【本報訊】一間五金行,請人從不問背景,聘請了首名更生人士兼露宿者、癮君子,讓對方重過新生;另一間中小企特設職位聘請一名拾荒單親媽媽,任由她安排上班時間和鐘數,助其自食其力脫貧。一個工作機會,改寫了員工一生。
記者:王家文

月明

衫舖聯絡導演找拾荒母女

約10年前,為聘請一名基層婦女,陳淑娟傾盡洪荒之力,先後5次致電電視台,由接待處到助導,輾轉聯絡上導演,更需留下公司電話號碼驗證,「再唔得我就真係行上電視台」。後來再經社工核實身份,該婦女帶同女兒一起見工,「我話你鍾意幾點返工、返幾多個鐘都得」。這段超乎現實的請人經過,要從一個電視節目說起。

「帶埋細路返工都得」

2006年12月26日晚,陳淑娟在亞視節目《第一手真相》看到一名住板間房的小女孩,每晚跟母親執紙皮,翌日再搬去賣。「賣咗紙皮就有早餐食,唔賣冇得食」,小女孩在節目中說,「聖誕願望想去食麥當勞」。母女執紙皮的刻苦感動了她一整晚,還有那母親的自強不息,「佢話有手有腳,自己有能力做嘢,唔想攞綜援」。
徹夜難眠,「我諗自己可以做啲乜」,她是豐採公司董事,經營時裝零售批發,「可唔可以製造機會畀佢呢?咁不如請佢啦」。拍檔也同意,她便致電去找節目中的母親,電視台起初以為她想捐錢,「我話唔會捐,但會畀一個工作、一個機會佢,就算帶埋細路返工都得,想佢自食其力,可以自己養自己」。
那母親叫月明,是單親媽媽,因要照顧一對年幼子女,兼職也難找,後來耗盡積蓄才逼不得已申領綜援。當日她帶同幼女見工,「我話好希望有份工,唔好話幾多人工,就算1個鐘、半個鐘我都肯搏」。她每朝送女兒上幼稚園後,由深水埗步行到太子上班1小時再接女兒放學。她起初負責清潔,逐步兼顧理貨、車衣,女兒升小學後,每日做多幾個鐘,賺多些收入。
陳淑娟也育有兩女,理解婦女難兼顧家庭和工作;當年創業打拼,長女也要在公司長大,「就咁喺紙皮箱瞓覺」。曾經艱辛,故此讓月明湊女返工。後來月明搬上公屋,又借糧作裝修之用。月明曾被挖角,人工稍高,工作地點也近家,她大方「放人」,「佢有權去選擇,係唔捨得,但唔會阻佢」。
最終月明留下,一做近10年,由清潔理貨到車衣零售,昔日拾荒的她笑說已成「專業人士」,計劃將來轉全職。回想10年前節目播出後確實有人想捐錢,她一口拒絕,「我話唔要錢,我要一份工」。

陳淑娟(左)用盡洪荒之力聘請月明工作,讓她擺脫拾荒的貧困生活。 馬泉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