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都,總有種置身在古代日本的錯覺。古樸素雅的京都街頭,很大程度源於街道林立兩側的傳統町屋。十七世紀興起的町屋是傳統京都住宅,一般京町屋都有上百年歷史,大多數是由明治維新時期開始留下。傳統町屋維修困難,每年也有幾百座因為日久失修而在推土機前倒下的木屋,惟京都人愛把傳統町屋活化為餐廳或酒店民宿,記者帶外公住的其中一間町家住宿「京都正義」酒店,正是由町屋改建而成。
反正都是町屋,不用分得太細。話雖如此,這些外表大同小異的老屋,卻因格局和改造規模的不同,價格大有出入。京都正義由150多年歷史的町屋活化而成,老闆三井英正保留了房子原貌,酒店同是以樑和桁組成的典型木格子架結構房子,樓高兩層、前舖後居,中間設有庭院,並融入東南亞民族風情,不論是牆壁磁磚、傢俱擺設品,也一室和洋fusion,「我本來很喜歡印尼、新加坡等風格的古老房子,除了講究室內設計,我也從各地搜集特色傢俱和裝飾品,把古老東西傳入日本,跟和風融合在一起,讓日本與東南亞其他風格混合一起,就是我的設計理念。」
「嘩!很新奇。這設計天外有天,樓下門口那麼小,進來後卻是另一個天地」78歲的阿公進房間繞了一圈,這樣說:「出面睇平平無奇,內裏別有洞天,正是町屋特色。走入小小門口和土間(日本建築中,構成室內某空間的設計 ),穿過又細又窄的樓梯,房間空間寬敞,一室一廳,仲有個跟睡房一比一的超大浴室,內設裝有變色燈裝置的豪華按摩浴池,連淋浴設施也有頭頂花灑、多款按摩功能花灑,只留在酒店沖涼也夠梳乎。
外公呢頭說這樣的酒店佈局不夠實際,好睇唔好用;轉個頭已徘徊於多功能馬桶和按摩浴池,對日本科技嘖嘖稱奇。所以說,帶老人家出遊,也可因應他的接受能力讓他體驗傳統住宿的趣味。當然,也視乎該住宿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備。
長者出遊小貼士:住宿篇
舊屋改建的酒店一般只有樓梯,長者上落較麻煩,有些特色酒店無障礙設施不足,設計花巧至可能連個燈掣也找不到,對老人家來說,小試一晚尚可,其餘時間還是選擇設施和服務也較元善集團式經營酒店。
京都正義 YADOYA DEJAVU
豪華雙人房 $3,455一晚起
地址:604-8073 京都市中京区河原町三条下ル大黒町45
查詢: http://yadoya-dejavu.com/
記者:王秋婷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