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要管一管! - 沈西城

俺要管一管! - 沈西城

成龍說:「中國人是要管的。」今日內地演員片酬高開之際,廣電總局遂納其言要管一管了。消息傳出,手舞足蹈者有之,日夕擔憂者有之,分明得很,前者是那些低片酬二三線演員,後者自是當代巨星矣。不可不知,如今一線大牌,拍一輯電視劇集,片酬動輒千萬,《蘋果日報》報導楊穎(Angelababy)拍《孤芳不自賞》,收酬九千三百萬港元,趙薇的《虎媽貓爸》,酬金約四千七百萬,難怪乎虎虎有威了。《水滸傳》裏演浪子燕青的嚴屹寬,名氣不如趙薇,參演《隋唐演義》,也得四千萬,咱們香港無綫藝員看到這個價目,能不眼紅自卑?拍一個TVB劇集(二十集)能有十萬港幣,已額手稱慶,紅的,也不過幾十萬,怎能跟飛躍神州相比,如果說九千三百萬是天價,嘿嘿!你也太小覷當今神州,「大明星」孫儷拍《甄嬛傳》片酬兩三千萬,到《羋月傳》已升至七千萬,周迅拍《紅高粱》後大紅大紫片酬漲,如今拍《如懿傳》,冒升至一億一千萬,你說駭人不?孫儷一逕靠兩《傳》,進賬一億多,目下女尊男卑,男大大不如女,霍建華夥周迅,片酬僅八千四百萬,相差二千多萬,鐵般明證耳。
電影方面,大牌明星片酬必逾千萬,有一「巨星」要收五千萬,此乃憑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走紅、貌似楊群的吳秀波。此君早年在神州各地賣唱,後入電視圈,拍了幾部叫好劇集,聲名日升,可仍找不到影圈的敲門磚,大前年機會來矣,有人找他拍《西雅圖》,賣座五個億,片酬暴漲。我有一個影圈朋友,見獵心喜,找吳大牌秀波拍戲,一口價五千萬,嚇煞朋友,寧可另覓賢良。聽說李連杰片酬過一億,周潤發也有三四千萬,倒是劉德華,一向踏實,片酬不過三千萬,反而是沉默寡言的梁朝偉,片酬三四千萬,比劉德華要多,此正是一般影迷大惑不解之處。梁君朝偉的電影大賣者不多,緣何取天價?詩人朋友打油詩云——「神州怪事多,於今更為烈,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有影評家發鴻文,針砭明星片酬,成龍大哥回敬曰「一些一線演員,他的片酬拿得高,而且他有票房保證的話,那我也會去請他。明星市場價值是有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捱。」聽了,能說什麼?在貫徹自由市場政策的地方,這話不無道理,可神州搞的是「計劃經濟」,遇到險境,總得出手管一管,對不?今趟「廣電總局」發話——「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前者我保留,後者我拍手、舉腳贊成。明星(尤其是女星)炫富,已非新聞,連那個什麼都不是的郭美美小姐,都敢借紅十字會名銜,在網上「晒」名車、珠寶,何德何能小娘皮,囂張氣焰惹人厭,宜乎她成階下囚。小角色如此,大明星自更甚,一襲便裝,過萬,皮包每趟新款,L.V.、香奈兒,數十萬,小菜一碟,最要命的是要爭限量版,一聽巴黎開賣,立命專人赴法搶購,朋友拍電影,曾到某名角兒家參觀——「那比法國皇宮也要漂亮多,璀璨豪華不敢想。」那個東北大佬、二人轉祖師爺趙本山,有私人飛機,豪宅處處,生活奢靡,皆拜天價酬勞之賜。一部電影製作,正常比例是三七分,即演員(全部)片酬佔製作費的三成,餘下七分供製作,可如今神州小妾變大娘,成了七三比,演員(男女角等)拿七成,只餘三成來拍戲,電影的水準焉能保持?美國、南韓乃電影大國,演員片酬亦僅佔一至三成(三成已是極限),這豈非趕韓超美了乎?聽朋友說,內地明星接戲有合約兩張,一是應付稅項,二是私約,片酬取稅前價,老闆不滿,可人家紅,只好引頸就戮。影圈發展失衡,不利眾益,我雖是自由市場擁護者,廣電總局發話說:「俺要管一管!」我是不會反對的。隔岸觀火,過癮過癮!
附記:手無鐵票,仍膺票王,香港精神,永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