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投機客:賭徒在左,炒家在右 - 灝昇

八十後投機客:
賭徒在左,炒家在右 - 灝昇

傳說在1913年8月18日在蒙地卡羅的一個賭場上,一張玩輪盤的賭桌上,賭客對着輪盤主持大吼,而輪盤主持只有無辜地解釋着一切按照正常程序,事緣輪盤已經連續出了十次紅色,所以賭客開始懷疑賭場出千。而這一吼,吸引了更多的賭客注意,紛紛「唔信邪」下注賭下一鋪出黑色,誰不知這輪盤一開紅色足足開了二十六次才停下來!結果這個只有136,823,183分之1機會的事件坑殺了一眾誤以為出現黑色的機會率會隨着不斷開出紅色的次數而上升,後來人們統稱這個謬誤為賭徒謬誤。

在賭徒謬誤中,在我們得知該輪盤會開出26鋪紅色之前,每次輪盤結果都只是獨立事件並且不受之前結果影響,亦即每次只有2分之1機會,只有在結果揭曉之後才能知道連續26鋪紅的機會是如此的少,所以理論上每次下注都不應把之前的結果列入考慮。
而在過去兩個月,類似的事情又再上演,某大證券商的散戶指數反映出在過去兩個月散戶一直處於淡方,同時間恒指、國指一上再上,情況好比在連開十多鋪紅色之時,賭徒上身,認為市場不能再升,不斷下注賭其對家。
當然股市每日的升跌和賭徒謬誤中每次出現的結果都是獨立事件的輪盤有所分別,因為股市每日升跌的機率跟前一日,甚至前一段時期的走勢有一定相關性,而正因為這種相關性,所以令賭對家看似有道理,可是正因為股市跟之前籌碼的分佈有關,才更應順勢而為。
股市上升下跌的基本邏輯在於供應和需求,當一個趨勢在某些技術訊號如升穿250平均線出現之後開始確立,需求開始增加並促使第一批買家進場買貨,而當知入去買家買入後除非他們的入市理由有所改變否則他們不會隨便沽貨,於是市面上現有的供應減少,同時第一批買家成為潛在的供應,要當趨勢有改變之時或是有足夠潛在需求時才會放出手上籌碼,而同時由於第一批買家進場,價格上升。如是者,價格上升後又會令另一批買家因為價格正走向其預想的方向,紛紛入市,令市面上的現有供應理應越來越少,特別是當散戶指數長期偏低,反映大部份散戶無貨,甚至做淡,可見潛在需求越來越增加,當部份散戶慢慢認輸入市,變成實際需求,令市面上的供應減少同時不斷有新一批的需求進入,所以強者恒強,贏家全取在股市中屢見不鮮。
於是,在籌碼面上看,一個趨勢的誕生我們要怕的不是圖表左側已發生的高位或低位,因為已經上升或下跌了一段時而逆勢而為是賭徒才做的事,相反,作為炒家更應關心圖表右側未發生的可能性。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