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耐熱毒素誘發病症

動物耐熱毒素誘發病症

【本報訊】食用小龍蝦為何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綜合症,暫無明確定論。家庭醫生鄭志文指根據文獻兩者關係未能斷定,不排除飼養環境令小龍蝦受污染積聚人工化學物質,或烹調過程加入的材料可能導致事故。

中毒者肌肉痛尿醬油色

橫紋肌溶解症為肌肉溶解,並可引致腎臟受損和其他併發症。中毒者先會出現肌肉痠痛、腫脹、接着可能有發熱,全身乏力及尿液呈醬油色。有專家推測,很可能是成批小龍蝦中一些死蝦,誘發出一種細菌毒素,從而導致食用者感染、中毒。鄭醫生認為衞生署有責任追查今次事件原因,並向公眾公代。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自1924年起,北歐、美國、巴西亞馬遜地區和中國等地,都曾發生由食用淡水魚和小龍蝦引致的橫紋肌溶解症零星個案或群組爆發。此症可能是積累在有關動物體內未知的耐熱毒素引致。發言人建議烹飪小龍蝦前應清洗乾淨,烹飪要燒熟煮透;向信譽良好供應商購買小龍蝦,切勿購買來歷不明或自行捕撈野生小龍蝦食用;不要過量進食,及不要食小龍蝦的頭和內臟。
■記者黃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