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年仍是僵局 - 左丁山

未來四年仍是僵局 - 左丁山

選舉完畢,幾位老牌議員競選連任失敗出局,即李卓人、馮檢基、何秀蘭、黃毓民、王國興、謝偉銓,還有兩位「一屆議員」打回原形,即范國威與鄧家彪,於是帶來新人入會,即林卓廷、尹兆堅、許智峯、梁頌恒、朱凱廸、鄭松泰、游蕙禎、劉小麗、羅冠聰、容海恩、何君堯、姚松炎、邵家臻等等,來屆立法會議員平均年齡大大降低,集體議事經驗大跌,對香港是福是禍,好難講,對梁振英嚟講,就肯定更加頭痛,因為走咗嘅老反對派議員有路可捉,新貴議員則年少氣盛,唔知會玩邊科也。
以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咁分,新議會直選議席之中,泛民佔19席,建制派佔16席,但泛民要分新舊,舊泛民(民主黨、公民黨、工黨、人民力量、社民連)得13席,新泛民(羅冠聰、梁頌恒、游蕙禎、朱凱廸、鄭松泰、劉小麗6位)其實與舊泛民在好多議題上大大不同,未必會同舊泛民一同投票,但相信在大議題上,如23條立法,雙方會立場一致啩?
功能組別方面,泛民力保6席及超級區議會3席,另加爆冷門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由溫和獨立派姚松炎(原中大副教授)擊敗梁粉謝偉銓,係小小冷門,於是泛民在70個立法會議員之中,有29席,恰好超過議席四成,足以阻止任何重大議案法案(需三分二議員支持)的通過,意味着2017年後無論誰人當上特首,都難以推動立法會通過23條立法,政治改革仍將陷入僵局。
建制派、非建制派議員席六四分,對香港經濟有甚麼啟示?最容易看到的是土地供應,勢必難以增加,票王朱凱廸是反對開發新界大西北的急先鋒,羅冠聰與游蕙禎是嶺南大學畢業生,對屯門校園一帶非常熟悉,在新界西當選之熱血公民鄭松泰也是反土地建設一派,將來新界西北、屯門興建環保設施等等肯定受到強力反對,拉布、拖延,利好元朗一帶的樓價(Grand Yoho已大幅度加價),立法會內領展的敵人更多,回購領展的呼聲不絕,將令領展基金單位價站穩高位。至於標準工時,全民退保方案,新晉議員與原來的工聯會、民建聯及舊泛民幾乎全是福利派,工商界將備受壓力,須動用洪荒之力才能阻止民生派議員步步進逼,未來四年,民生社會政策是一個大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