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入境處職員犯案女教授 女董事墮電騙失403萬

假入境處職員犯案
女教授 女董事墮電騙失403萬

【本報訊】任職公司董事及大學教授的兩名女子,早前均接獲騙徒假冒入境處職員來電,訛稱她們涉及刑事案,並把電話轉駁到冒充內地公安的同黨,在騙徒恫嚇下,兩名女事主信以為真,分別被騙去約337萬元人民幣(折合約392萬港元)及11萬港元,報警求助。
記者:李家傑 張培生 胡恩宏

遭騙徒取走戶口392萬元的女董事居於西環縉城峰。

其中一名女受害人姓張(32歲),來港約兩年,開設金融公司兼任董事,居於西環第一街8號縉城峰一單位。前晚約6時,她報案指誤中電話騙案。事發於本周一,她接獲一名假冒入境處人員的騙徒來電,對方訛稱她涉及一宗假信用卡案件,並把電話轉駁至另一名男子,該同黨自稱是杭州公安,其間指張女串謀洗黑錢及行使假卡,要求她提供個人、銀行戶口及密碼等資料作調查。

首7月電騙跌80.7%

之後張女再接獲騙徒來電,騙徒提供虛假內地執法機關網站,要求張女下載電腦遙控軟件;其間張女看到一張附有她個人資料及照片的虛假通緝令,騙徒更入侵張女電腦,轉走她戶口一筆約337萬元人民幣款項。騙徒得款後逃之夭夭,直至前日張女翻查戶口發現結餘僅剩下數十元人民幣,大驚下當晚連忙報警求助。
另一名女受害人則姓董(59歲),她任職大學教授,居於九龍城聯合道9號,遭騙徒以同一手法行騙蒙受損失。她早前接獲一名陌生男子來電,對方也自稱為入境處人員,指她涉及內地一宗詐騙案。她被嚇得心慌意亂,其後再與騙徒的另一名同黨通話,對方自稱為內地執法機關職員,要求她將約11萬港元轉賬至一個內地銀行戶口。她轉賬後與友人談及事件,始發現自己受騙,於是也在前晚6時許報案。
根據警方數字,今年1至7月共接獲457宗電話騙案舉報,較去年同期下降1,914宗,跌幅約80.7%,損失金額約為1.13億元,較去年下跌約6,300萬元。其中3月發生的一宗歷來最大損失金額的「假冒內地官員」騙案,居於元朗的受害人接獲假冒速遞公司職員的來電,損失5,880萬元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