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巴城巴第二批電動單層巴士下周一投入服務,5輛由大昌行旗下「華夏神龍」在山東製造的新巴士,將行駛中環、柴灣等5條巴士線,試行兩年評估運作效能和成本效益。就外界對國產交通工具信心存疑,製造商強調,巴士的研發由本港團隊負責,只是在內地廠房製造,部份零部件如車門由荷蘭進口、地膠為法國貨,不過車內供電的電池、摩打及波箱均為國產。
新巴城巴獲政府撥款5,000萬元,購入10輛電動巴士進行測試,5輛比亞迪電動巴去年底已投入服務,神龍的5輛巴士則於下周一正式行駛,進行為期兩年試驗。神龍電動巴與比亞迪巴士一樣,行駛相同的5條路線,全部都有山路,能測試行駛斜路的表現。
加入波箱方便上斜
神龍電動巴車長11.55米,有35個座位及29個企位,外形與一般柴油巴無異,但沒有死氣喉,車身則有電動巴士字樣及圖案;駕駛座的錶板有電壓、電流及能量顯示,但卻用上簡體字。
新電動巴士有6組電池,分佈在司機位後左右兩邊,以及後半地台下,巴士每晚會於車廠充電5小時,電力可持續行駛250公里,足夠整日使用。華夏神龍助理市場經理邱英恒表示,因應香港多山路,巴士設計時特意加入波箱,令上斜時更有力。
新巴城巴公眾事務經理李建樂則指,兩個品牌的電動巴士傳動系統設計不同,由於現時仍在試驗階段,難以評論兩者誰的表現較佳。記者昨試坐新電動巴行駛柴灣至勵德邨路段,當中有經過柴灣道長命斜等,發現電動車上斜夠力,但較顛簸,落斜則較順,車廂較柴油車寧靜,但會聽到電動摩打聲。
至於去年引入的比亞迪電動巴,曾多次故障要入廠維修,李指巴士一直有進行微調及改良,以確保安全。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