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選舉 艱難的棄選(東區區議員 徐子見) - 徐子見

扭曲的選舉 艱難的棄選
(東區區議員 徐子見) - 徐子見

早在7月28日已在臉書表明如勝算不高,便應退下去幫助邊緣名單的參選人士。到9月2日得知自己在港大的民調仍處於低位,雖然一直宣傳仍無任何變動,便想到是否應該退下,要作出這個決定是極之困難的!團隊已經投入許多的精力和時間,當然是希望一直奔向終點。但回想到參選是為了增加多一個民主派的議席,而當時港大的民調顯示民主派的議席極可能會減少,那便下定決心停止選舉工程了,免建制派漁人得利,好等票源集中去提高民主派參選人的勝算。
當然希望支持者明白我這個艱難的決定,這做法只是希望民主派可以多贏一個議席,並非捨棄選民。支持我的朋友也請明白和同意我的理念,於我來說只是失去一個機會,但於香港來說就是失去了一個希望。
其實我作決定前也收到社運界人士的呼籲,希望我可以棄保,因我早有這個考慮,所以對我的影響不大。但我明白另一位參選人因未有第一時間停止選舉工程而受到攻擊的感受,在我參選前亦有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網上的批評更是厲害。說實在的,這類批評確實會令到參選人受到極大壓力,我也因此失落和痛心了好一陣子。但每個人參選有不同目的,在參選中的面對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尊重別人的決定。
再者公開點名呼籲棄保亦涉及公平的問題,誰可以決定誰要退下?除了以民調作準則外,當中如何摒棄個人喜惡?而民調的準則又是如何?其實民調只是作參考之用,因當中必有誤差,在歷屆選舉中也試過有參選人在低民調下可以成功進入立法會。如民調可以決定誰人勝出或退下的話,那麼還需要選舉?

雷動由救人變主導選舉

此外,今次的雷動計劃確有許多問題需要改善,如一萬人在系統內投票決定各參選人的生死,但大家也知參加雷動的人士多為深黃的活躍分子,極可能出現偏差,如李卓人可說是因為雷動而落選;黃毓民與游蕙禎在港大的民調中支持度相近,但結果是棄黃保游。從上述可見,這一萬人的雷霆救兵在今次選舉中不只是發揮「救」的作用,而是變成了主導今次選舉的作用!
許多市民會參考雷動的推薦而投票,但這種做法卻會帶出其他的問題。是否一萬人便能控制整個大局?如果是的話,以後的參選人便只需迎合這一萬個深黃人士的喜好。
雷動也有如何避免貪腐的問題。因為這種民間式的計劃幾無任何方式去作出監管,當中如有內部的人擅自改動數據,由誰去監察?還有,雷動只列出要救的邊緣名單和分配比率,救兵和普通選民未必會跟隨,往往會令某人的選票過多,反而令其他人落選,李卓人的選情便是一例。其實只要在推薦中列明用身份證最後的號碼去分配,如單數投A君、雙數投B君,效果可能會較好。
現時面對扭曲的選舉制度,如民主派人士不肯合作、各自為政,結果不言而喻。真心希望大家也想想和提出新的方法,在集思廣益下找到新的出路,為香港的前程作好準備。

徐子見
東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