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再有創業板半新股遭洗倉,上市不足半年的工程股正利(8318),昨日大插九成。統計今年25隻上市的所有創板股,昨日收市價較年內高位跌五成以上的,多達15隻,佔比達六成。專家提醒創板股股價下跌是必然,「長揸輸硬」。
記者:余倩敏
創板半新股炒作期越來越短,上市不足半年的工程股正利,昨高開近4%後遭洗倉,昨早起不斷跳崖式急跌,收市大插九成,收報0.45元,成全日跌幅最大港股。市值跌剩4.5億元,與上月底的55.3億元市值比較,現市值只剩不足十分一。全日成交股數接近6億股,涉及金額2.56億元。
正利仍較配股價高59%
根據資料,大股東兼主席吳彩華持有公司7億股或70%,這批股份亦透過軟庫中華存放在中央結算系統,軟庫中華為正利聯席賬薄管理人。觀乎昨日成交之大,被斬倉的股份或者是大股東持貨。
正利上月底仍是本港市值第八大的創板股,但昨日卻在股東半年禁售期解禁前突然爆煲。不過即使以昨日收市價0.45元計算,正利仍較其上市時的配股價高出59%,上市配售時獲分貨股東仍然有賺。
回顧今年上市的25隻創板股,有36%亦即9隻,昨日收市價低於配售價。表現最差的是利駿集團(8360),昨收市價低於配售價37.5%。不過與此同時,餘下16隻上市至今累計錄得升幅的創板股中,有近半相當於7隻,昨日收市價仍較其配售價高逾1倍,當中表現最佳的要數承接土木工程的聯旺集團(8217),昨收市價較配售價高64倍。
皇璽餐飲距離高位95%
不過倘與上市後曾經創下的即市最高價比較,今年上市的所有創板股,昨日收市價全數較配售價有顯著回吐。當中表現最差的是上市僅一個月的餐飲股皇璽餐飲(8300),昨收市價較上市後最高價低95%,另外較高位跌九成的,還有7隻,包括昨日洗倉的正利。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認為,創板股今年頻頻出現洗倉,是由於股東在股價處於高位時,於證券行承造了孖展,其後被追孖展時因資金不足而觸發斬倉。他解釋,今年有很多內地資金來港遇阻,造成缺水局面,是觸發斬倉的原因,又提醒炒這類股份不宜長線。
專欄作家周顯指,當一隻創板股市值膨脹至某程度,大跌只是時間問題。他直言,炒創板股「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投資者只能寄望在股價上升的過程中贏錢,而股價下跌卻是預計之中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