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對個人效忠的特區政權(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淪為對個人效忠的特區政權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立法會選舉結果出爐,梁振英周二向媒體拋出一句:「好明顯反對我連任嘅都無當選都落選。」在杭州出席G20峯會的曾俊華則表示,希望可以跟所有立法會議員建立溝通。
堂堂行政長官,難道客套話也不會說?作為梁振英,他有喜惡的自由,但接受訪問的一刻,他是行政長官。一個以「齊心」為口號的行政長官,竟然將敵我矛盾放在首要考慮,香港的行政立法關係,又怎可能得到改善?去年梁振英也曾公開呼籲,要支持佔領的議員票債票償,要市民 vote them out。
記得上一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也講過對議員「親疏有別」,但已遭朝野狠批,說是敗壞綱紀。曾蔭權的親疏有別,只是止於議員政黨和政府的關係;他和梁家傑以個人身份競逐行政長官,也不等於政府和政黨在其他政策事宜上沒有合作空間。
相信大家也記得,田北俊因為叫梁振英下台,被褫奪全國政協一職。梁振英的取態,基本上就是要立法會議員對他個人作出支持,否則便會被視為敵人。由對制度的忠誠,淪為對個人的忠誠,也令到香港建制出現了轉變。至少在今屆立法會選舉,有不少建制派候選人被問到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時,要顧左右而言他。坦白說,假如可以直截了當說「不」,我相信這一批建制派候選人也不用如此尷尬。
其實最理想的政制安排,是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完全獨立。然而在香港的行政霸道設計之下,權力全歸行政機關,現在甚至淪落至要議員向行政長官個人示忠,不滿求變的又何止是市民?有理由相信,甚至是建制派議員,也會感到不是味兒。
今屆立法會選舉,新人的數目接近30。有人說反映市民人心思變。但我個人認為,也不應排除有個別議員因行政霸道感到有志難展,寧願求去;事實上,放棄留守熱廚房者,有建制派,也有非建制派。
建制派,除了為政府的政策護航,現在更變成要負上行政長官的個人政治責任,換了我是建制派的領袖,我也不得不撫心自問:「為何執政的不是我們?現在奉命行事,名義上是尊貴的議員,實際上兩面不是人,一旦選舉敗陣或者不被重用,又會落得甚麼下場?」

政策會盡可能避過立法機關

過去的一年多,立法會流會一而再,再而三。說實話,拉布只要少數人便成事,但流會肯定要大多數人配合。假如建制派真心願意為政策護航的話,只要留守在議事廳便是。行政長官和建制派雖然在口頭上狠批非建制拉布,不過大家心知肚明,這個特區的行政立法關係破裂,不只是非建制派從中作梗。
至於非建制派,今屆新加入的本土自決派,比以往的泛民,在意識形態上與建制和官僚距離更遠,也更難達到共識。對新生代來說,他們沒有甚麼顧慮,官僚沒有任何條件去游說他們。相信未來幾年,政府會盡可能避過立法機關,透過各種行政手段及獨立法定機構,完成政策目標,例子之一是機場三跑的融資。如此下去,不但社會對政府的監察制衡會更加薄弱。對官僚來講,就算用「自己的方法」推出政策,因沒有經過正途去達到共識,往後的爭議仍然會持續,而且政治將會由議會走到街頭,變得更民粹和情緒化。
行政立法關係破裂,責任不在於立法會中的非建制派。事實上,立法會的存在,就是要對行政機關作出制衡。相反,現屆政府對立法機關的不尊重,才是令到關係急速惡化的原因。解鈴還須繫鈴人,假如下一任行政長官承襲梁振英的處事思維,香港最好的局面,將會是繼續原地踏步,最差的情況究竟有多惡劣,我不敢想像。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