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若要公舉誰是港獨之父,梁振英一定以大比數高票勝出,甚至可能沒有第二位入選者。
對中央來說,港獨之父理應是鞏固中央管治香港的大功臣,梁振英照理應視這銜頭為無尚光榮;但即使這榮銜如何在中央領導人心目中被接受與表揚,但梁振英仍不會在香港公開承認,因為會對他的連任選情不利。
梁振英如果過得了立法會選舉這一關,能否再過競選連任的下一關,其中關鍵,就是「全力反港獨」一招的後遺症會有多大。梁振英不單動員了全體問責官員、梁粉及助選團去反港獨,更把學校、老師和學生也捲入漩渦之中,今天除了再難收回成命,甚至連慢下來也不可能。
港獨議題過去從來炒作不起,港獨討論乏人參與,港獨行動極少支持,因為大家都知道香港根本沒有機會;公眾所擔心和抗拒的,只是香港是否仍會有就此議題表達和討論的自由。
梁振英推動的「反港獨」舉措,如果只停留於問責官員及自己人的言文層次,還有轉圜及互動的空間,但由八大校長閉門訓話到中學校長競出指引,梁振英的反港獨立場與手法,再一次反映了他一貫的專橫與強權心態。
如果承認或被成功標籤定性為「港獨之父」,梁振英又怎可能尋求港人或1,200位大選舉團成員支持「港獨之父連任」,因此梁振英的助選團一定要盡快找到解套方法,令梁振英的競選對手不會有機可乘。
作為三子女之父,梁振英的表現已經常見報,作為港獨之父,梁振英一定會受到競選對手的狙擊,例如在公開辯論中質疑梁振英如何跟進今天的打擊港獨行動,令港獨意識能徹底消滅在萌芽之前!
回應這類問題,梁振英的空間有限,為了向中央表示堅持到底,他不敢自毀長城,只能變本加厲;反之他的對手都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最好的回應是效法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的說法:在反對港獨的大前提下應給予各方最大的行政自主或討論自由。況且能同時叨點沈祖堯的光,對選情當更有利。
競選對手也可挑機梁振英,反港獨是否他個人任內的最重要任務及難度最高的挑戰。他必會顧左右而言他,又或是發揮語言偽術,再一次強調反港獨是港人天職,但他卻不可能再提出甚麼理由或實據,去證明他在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預計的成績,足以向中央交代及展示他在未來在治港方面的重要性及成功機會。
唐英年當年憑一句「你呃人」奪回不少民望,亦令梁振英的得票僅能做出689的新低;不論誰會挑戰梁振英競選下屆特首,其人若不攻其「港獨之父」死穴,不單會放棄取勝機會(最少是在民望方面),更反映了當事人根本沒有取勝決心,這次特首選舉,又是中央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一場。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