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700)已貴為香港股壇「新股王」,但印象中,其名字在《樂香園》出現次數,應只有一至兩次,出奇地少。趁股價還保持於「紀錄」的1,000元水平(按一拆五前計算),分享三次與友人關於騰訊的討論,立此存照。
第一次討論,應該發生於2006年3月,那時騰訊已上市約兩年,由招股價3.7元升至約12元。有朋友在招股時抽中數手,問密西比是否應該沽貨獲利。密西比那時對騰訊認識不深,沒有給予沽售或持有意見,朋友最後自己決定沽出。
第二次發生於2006年11月,那時內地傳出人行有意監管「QQ幣」,人行其後澄清無此事。有朋友笑指「QQ幣」被監管方看上,一定「無運行」;另一友人卻指這是重大利好消息,因騰訊已「大得不能忽視」。討論後兩人均沒有買入騰訊。
第三次發生於去年12月,於騰訊主席馬化騰減持股份後進行。友人說:「今次掟咁多,間嘢應該無運行啦?」密西比說:「見過思捷(330)同國美(493)兩個例子,唔識睇。」
大家一齊見到個開頭,但又有幾多人可以估到個結局?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