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國體制下的議會維權時代(添馬男) - 添馬男

黨國體制下的議會維權時代
(添馬男) - 添馬男

9月4日立法會選舉,出選名單眾多,選舉及計票方式之繁瑣,根本就是唔想人投票。正常的香港人,在票站拿着兩份選票,我眼見很多人不知所措。選舉是集中民意表態的過程,通過一人一票來作政治表態 ,無奈中方背後設計的是分解民意的制度,令議席碎片化,黨派人人有幾席,誰也沒法宣稱自己大選勝出。還記得91年立法局首次引入直選,港同盟大勝取得14個議席,那時是雙議席雙票制,港同盟可以挾民意逼政府接受其政策綱領,也令英國政府執政黨受壓,要回應港人用選票表達出來的民主訴求,92年派彭定康改變政策,打碎直通車,提出民主改革方案。
一切俱往矣,在制度上《基本法》削弱了立法會權力,引入修正案分組點票這壞鬼制度,又限制議員的私人法案提案權,即左右手皆被廢掉,死剩把口。制度上立法會失去了輸入民意硂監督行政機關的功能,議員只餘下否決權。議員一事無成,其實是制度使然。但民意機關的第二重弱化,是政治原因,即引入古怪的比例代表名單選舉制度,表面理由是所謂均衡參與,但議會本身已一分為二,功能組別千秋萬世,實在找不到再將直選議席碎片化的理據。

中聯辦的西環治港藍圖

今屆選舉個別選區達廿張名單,根本連選舉論壇也難進行,多數市民選前邊個打邊個都唔知。這種碎片化是在體制下製造出來,因為從親中勢力壯大角度而言,本來應該朝催谷民建聯及工聯會方向,但近十年卻無端炮製出所謂「西環契仔契女黨」來,即新民黨葉劉、田北辰、容海恩、獨立人士謝偉俊、何君堯、經民聯梁美芬、新社聯梁志祥等,這幫人又另組一條隊參選,結果是不單泛民這邊分崩離析,連建制派也山頭林立。在去年政改表決「等埋發叔」一役完全表露無遺。
北京意圖壓制泛民議會勢力,這一點大家都會理解,但為何連建制也同時呈碎片化呢?這就涉及中聯辦夾帶私貨的西環治港藍圖了。當西環直接控制了契仔契女黨,即使是6至7席,也等於控制了議會。因為建制派四分五裂下,關鍵少數就好重要,連特首也要跪求西環契仔契女黨乞票,觀乎葉劉面孔,根本就不放特首及司長在眼內,因為背後有黨委支持,誰也動不了她。這才是立法會選舉的真正悲劇。這兩屆西環黨一步一步擴張,如果今屆何君堯硂容海恩及狄志遠也成功當選,就更加厲害了。
特區政治正走向激進化,是因為議會功能失效,這是議會制度設計使然、是選舉制度使然、也是西環治港使然,林鄭月娥歸因於個別政黨。實在眼界不底格局太小。無所作為的議會,只有破壞,議會今後四年,將會變成街頭行動的附從,激進行動的聲援平台。
今屆選民投票創新高,顯示香港人仍然希望以一票去阻擋香港政局的沉淪,奈何客觀制度實在折磨人,結果,只有繼續以行動去衝擊,將街頭帶進議會。英治留下的議會文明,已變為中共黨國體制下的維權行動!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