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立法會選後隨想 - 李怡

世道人生:立法會選後隨想 - 李怡

寫此文時,立法會投票未知結果。這裏只談談個人的一些隨想。
投票前兩天,民主動力贊助的港大民調公佈,由於取樣超過5,000人,誤差减至3%,較為可信。民調支持度低於3%的民主派參選人,有7人宣稱棄選,並呼籲集中票源,支持同路人,力爭五區和超區最後一兩席。對此棄選抉擇,有人認為是顧全大局,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感動,也有人認為未戰至最後就投降,對不起支持他們的選民,剝奪了他們的選擇權利。
公民黨主席余若薇在陪同棄選的超區參選人陳琬琛會見記者時表示,該黨一直希望超區有初選,避免泛民混戰,但最終不成事。這說法使我想起去年已有人提出泛民在地區和區選中先進行初選,我和李平都在「蘋論」中響應這建議。到新東補選時,青年新政也提過初選,但這些建議都不被接受。如果是在本土派和傳統泛民間因有宿怨無法辦初選倒也罷了,超區只有泛民能參與,辦初選也不被接受,以至造成民主派在地區和超區都有過多名單,使選民無從選擇。若有初選,就不會攬炒,也不會臨尾演出紛紛棄選這一幕了。離譜的是,幾個棄選之後,有評論者竟開出名單,呼籲另一些人棄選,使這些人受到不當圍攻,進退兩難。這是沒有初選的民主派參選悲劇。
棄選後有宣稱「集體決定」的棄保名單提出,我只覺得這是將少數人的所謂「集體意志」綁架每一個選民的自由意志的行徑。對香港人自主意識是一種傷害。初選基本上由民主機制(網上投票或民調)來決定參選名單,若沒有初選就只能尊重每一個選民的自由意志投票,配票也由選民自己去配。否則,和建制派統一領導配票在觀念上手段上分別不大。
選舉結果會不會影響梁振英連任?我認為不會。參選的政團或個人,過去四年最重要的政治表現是支持或反對梁振英施政,這次選舉可以從兩邊投票人數的多寡作統計。至於梁會否連任,在現時體制下取決於中共的態度。建制派勝固然有讓梁連任的理由,敗也有讓他連任理由。中共的人治體制下,沒有規律可循,一切都在最高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儘管沒甚麼人會認為王維基屬民主派,但在這次選戰中,他是最能咬緊市民關注焦點的參選人。選戰開始前,許多評論都認為民主派應該集中議題在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但民主派無論是文宣還是論壇,都沒有聚焦這話題,似乎更有興趣在互相攻訐。只有王維基,對梁振英緊抓不放,到選戰後段,他在街頭和論壇更是表示,選民不一定投票給他,但一定要出來投票,並投給要趕梁振英下台的參選人。環顧所有的參選者,不能不承認,王維基最知道自己為甚麼要參選,以及選舉的焦點應該是甚麼。
幾乎所有參選者的選舉議題和政綱,在目前的政治體制和議會組成下,都沒有操作空間,只有王維基的議題最可以操作,並在議會內外得到最大公約數的支持。而他不被參選的民主派認同,豈非怪事?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