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獲封聖的德蘭修女1910年生於南斯拉夫,畢生服務貧苦大眾,親手接觸患病老弱,說話充滿睿智,深深感動世人。關於愛,她曾說:「這一生裏,我們做不了偉大的事;我們只能心懷大愛做小事」;關於貧窮,她說:「最可怕的貧窮,是孤獨與沒有人愛的感覺。」
畢生服務貧苦大眾
德蘭修女1918年加入洛雷托會修道,29年前往印度服務貧苦,1950年創立仁愛傳教女修會(簡稱仁愛會),1983年在港設立仁愛之家,其後多次訪港。她於197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1997年在加爾各答母院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7歲。
2011年香港教區向教廷申請將德蘭修女的聖髑,在港永久安放,獲得批准。聖髑屬於德蘭修女的寶血,滴印在麻布上,2012年教區選址荃灣葛達二聖堂安放聖髑。
有曾跟德蘭修女合作的教友庫馬表示見證修女的奇蹟,她說:「修女離世前兩小時,我請她為患了肝炎的孩子祈禱。修女去世後,孩子的病竟完全康復。」
德蘭修女畢生服務貧苦大眾,2002年教廷為德蘭修女啟動封聖程序,2003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確認修女一項神蹟,一名印度女子稱身懷修女的肖像,令胃部腫瘤獲得治癒。
去年12月,教宗方濟各確認修女第二項神蹟,一名患有嚴重腦疾的巴西男子因修女轉禱而痊癒。今年初方濟各批准德蘭修女封聖。
■記者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