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邱吉爾雋語看立會選情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從邱吉爾雋語看立會選情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在眾多關於選舉的名人雋語中,最喜歡的還是英國名相邱吉爾說的這番話:"At the bottom of all the tributes paid to democracy is the little man, walking into the little booth, with a little pencil, making a little cross on a little bit of paper"(民主的真諦就是讓小百姓走進不起眼的票站,用小小的鉛筆在選票畫上小小的記號)。
原因有兩個。其一言簡意賅,沒有慷慨激昂的big words。可就是這個讓平民參與的過程決定了誰在台上、誰在台下,管你是天皇貴冑還是一介草莽,得到授權就成為王者,民主的真意就是這樣簡單。另一個原因是邱吉爾。這位領導英國戰勝納粹、帶領國民熬過最艱難時刻的政治領袖,戰爭結束後立時被選民拉下台。可邱吉爾沒有因此而對民主體制失卻信心,而是繼續奮鬥,1951年終於在選民支持下重登相位。由經歷過起跌、嚐過選舉甜酸的人來說明民主選舉是哪碼子的事,自然特別有說服力。
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由於選情紛亂,碎片化嚴重,建制或非建制陣營都充滿同室操戈,令人不知星期日會出現甚麼結果,香港會不會更淪落。這樣的擔心不能說過慮。梁振英當權四年對香港的核心價值、制度造成巨大破壞。一旦立法會失守,讓建制派取得三分二多數,立法會制衡梁振英及政府的能力將大大降低,市民隨時硬食各種各樣惡法、惡政,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
然而,要防止出現這樣的惡劣情況,香港人能倚靠的也只有手上的一票,需要近400萬選民踴躍走進票站,為香港的未來、為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及制度出一分力。
儘管北京、建制派用盡旁門左道種票、呃票、變相逼人投票,但影響到的從來是少數人。大部份選民還是有自由意志,還是有能力及意願自行選擇的,只要他們願意站出來,決心以手上一票守護良知及香港核心價值,那依然有希望,梁振英及特區政府仍然不可為所欲為,甚至促使北京認識到梁振英根本是個包袱,該棄之而後快。

分辨誰真正捍衞民主

要捍衞的香港核心價值是甚麼?那就是人權、自由與民主。人權就是讓每位市民受到尊重,活得有尊嚴。不管他們來自甚麼地方,有甚麼政治宗教信仰,性傾向是甚麼,他們的權利都該受尊重,不受任何形式的侮辱歧視。那些努力捍衞人權的候選人該優先支持,搞分化、撕裂的不管口號多動聽也該避之則吉。
爭取自由、民主比較棘手,比較難分辨,因為幾乎所有候選人都以此為口號,甚至工聯會、民建聯、西環契仔們都把自由民主掛在口邊。因此,重要的不是說的有多漂亮,而是過去實際做了甚麼,是持續做還是忽然民主,是一路堅持走下來還是只想拆大台爭位。拿着這些指標就能分辨誰是真正在捍衞民主自由,誰只想自己做主其他人做「民」。
不少人對今次選情悲觀,但其實市民的眼睛從來雪亮,真神假鬼還是看得到的。星期日的選舉選民也會擦亮眼睛,成為捍衞人權自由民主的最後防線。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