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8月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創兩年新高,錄得50.4,較7月升0.5個百分點,勝預期;但非官方財新PMI製造業數據,則由7月份的50.6下跌至50。
人幣滙價受壓
其中,官方PMI數據中5個分項指數出現回升,生產(52.6)、新定單(51.3)以及供應商配送時間(50.6)均高於臨界點;不過,從業人員(48.4)及原材料庫存(47.6)則低於臨界點。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指有關指數有所回升,顯示8月東南地區洪災效應消退後,企業生產經營及市場需求升溫,加上因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及外需回暖,上月新出口定單、進口及採購量均出現上揚。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製造業復蘇基礎不穩,外需仍存在下行壓力。他指,基於經濟仍受外需、房地產、去產能等影響,料中央將保持寬鬆財政政策。
另外,人民幣在數據公佈後走弱,在岸人民幣昨日跌17點子,至每美元兌6.68元。
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昨早公佈製造業PMI按月上升,促使即期人幣滙價升值,及後不久又公佈服務業PMI下跌,抵銷樂觀情緒,當中人民幣離岸價維持在每美元兌6.69元,反映每百港元兌約86元人民幣。
林俊泓又預期,在杭州G20峯會、10月人幣正式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前,人幣滙率走勢都會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