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廣東歌】灣仔新Live House 開拓更多本地樂迷

【撐廣東歌】灣仔新Live House 開拓更多本地樂迷

獨立音樂要在香港生存並唔容易,那邊廂藏身於觀塘工廈的Live House Hidden Agenda面臨三度逼遷,即將在10月份結業,而中環的Backstage去年中已關閉,不無欷歔。以為就此告別?相隔一年,創辦人之一的馮穎琪(Vicky)最近在灣仔策劃了另一間音樂餐廳「1563 at the East」,讓本地歌手有更多表演機會。她說餐廳與音樂的結合,也令原本用餐的人,接觸多了音樂,透過這個空間開拓本地樂迷。「如果樂壇或本地音樂,永遠都是塘水滾塘魚的話,不如以音樂與餐廳共融的方式,將整個餅做大。」

回想十多年前,Vicky與一班幕後音樂人,已在商場做表演,表面上好多地方似乎都很歡迎這種表演,但好多時主辦單位對音樂的需求並唔了解,覺得音樂是配角,音響上也未能配合。「我覺得每個國際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live house,香港應該有本地的live band文化。」2007年,幾個音樂人膽粗粗就在中環開了Backstage,8年來舉辦過逾千場演出。可惜,中環價值下,音樂文化始終敵不過租金。

馮穎琪(Vicky)認為餐廳與live house的結合,可以開拓新的樂迷。

本地歌手張匡佑(Jason)曾在Backstage及1563表演過,他覺得1563設備更完善。

1563可容納200至300人,這個規模的live house在香港正正最缺乏。

1563是廣東歌常用的和弦,這裏亦經常有本地歌手演出。

當初Backstage結業時,Vicky其實也覺心灰意冷,沒想到相隔一年,又有一間1563。「我現在是一個音樂策劃的角色,沒有營運的壓力,希望有更多空間令本地音樂reach更多的人。」1563這幾個數字是廣東歌常用的和弦,現場表演的也大多是本地獨立歌手,林一峰曾在這裏舉辦過專場演出,年輕歌手張匡佑(Jason)及Hey Rachel也曾於舞台上表演。場地大概可容納200至300人,這種規模的表演場地在香港正正最缺乏。「唔係每個音樂人一開始就可以喺600人的場所表演,好唔容易。我覺得這裏提供了一個小型場地,給新的樂手歌手去鍛煉自己的地方。 」

1563的音樂表演幾乎每晚都不同,有solo亦有jam歌環節,周末時甚至是比較heavy的音樂,希望樂迷能認識更多不同的音樂。「我覺得香港觀眾很怕去認識新的東西,一聽到不同類型的音樂就會好怕,如果大家在這個空間裏放低包袱,已經是好大的進步。」1563以音樂與餐廳結合的形式出現,正是希望用餐的人,能在這裏發掘到有趣的音樂,慢慢培育出新的聽眾。「我希望越來越多mass的人,接受其他不mass的文化,這在香港是未容易做到的事。」

記者:劉東佩
攝影: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