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單車節將於9月25日舉行,單車迷可在公路享受「踩車」樂趣,踩長途路段的初哥要加緊練習。車手要在近2小時的賽段中保持肌肉力量,造出好時間,營養師建議車手賽前計算肌肉能量及營養儲備,適當補充營養,同時參照馬拉松比賽的營養指引,賽前1至4日進行「醣原負荷法」,有助保持身體在最佳狀態。
記者:于健民
踩單車的熱量消耗會隨速度增加上升,根據美國運動協會指引,每踩1分鐘單車每公斤體重會消耗0.12至0.21千卡熱量,以一名65公斤男士、用中等速度(每小時19.4至22.5公里)踩30公里為例,約需80至90分鐘,消耗728至819千卡熱量;踩50公里約需130至150分鐘,消耗1,210至1,410千卡熱量。
適量飲水免人有三急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稱健兒可在賽前計算身體每天所需營養。以65公斤體重的參加者為例,每天身體需要325克至455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6至9碗飯,並需要65至104克蛋白質,即約8至13両肉。碳水化合物可從白飯、麵包、麥皮,以至橙、奇異果等生果取得,除了肉類外,優質蛋白質還可從雞蛋、牛奶、黃豆類製品吸收。
林指大部份參加單車節的健兒參賽所需時間超過90分鐘消耗大量能量,建議賽前1至4日進行「醣原負荷法」,多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增肌醣儲存,讓身體在中等至高強度連續運動時能保持肌肉耐力,但定餐單時勿貪圖高營養價值,強迫自己進食甚少吃的食物,否則到時或因腸胃不適、腹痛等影響表現;亦要減低活動前數天運動量,讓肌肉盡量儲存營養。
林亦建議車手活動前2小時飲約400毫升水,出發前再飲200至300毫升水,較能避免比賽中人有三急。她預料車手每踩車一小時流失最少500毫升水份,如途中須飲水宜小喝幾口,勿大口狂灌;踩車後2至4小時要盡快補充碳水化合物,男士建議吸收60至80克,女士則40至50克,建議可吃雞肉三文治、香蕉及飲用運動飲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