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環球利率低企,股債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要短期獲利已不容易,追求長遠回報更是難上加難。運用極具成本效益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來建立針對不同市場和人生階段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或是爭取理想回報的選擇之一。
過去,債券等固定回報投資曾是組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然而,在目前已發展國家債券指數中,逾七成的息率不足一厘,當中約三分之一更低至負利率水平,意味着債價已嚴重偏高,投資者或會損失離場。另一邊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量寬政策持續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在建構個人投資組合時,不妨考慮增加環球股市ETF的比重,務求透過追蹤不同市場及投資領域的表現,以達到把握潛在市場機遇和分散投資風險。
建構個人投資組合一般可按年齡大致分為初期、中期及邁向退休三個階段。當中,初期為資產累積階段,組合中高風險項目佔比可以較大,以追求最大潛在增長。投資者此時可不妨考慮80:20之法,將組合的80%投資於股票,其餘投放於固定回報資產這類防守型產品。
中期則以平衡資本增長及追求收入為本,風險承受程度降至中度,投資者可轉用60:40之法(60%股票、40%固定回報資產);而為退休做準備的投資者,則以保本及追求穩定收益為目標,並以降低潛在風險為旨,採20:80之法(20%股票、80%固定回報資產)。
另外,投資者亦要注意其投資組合管理費用的成本。低成本意味着有機會取得較高的潛在回報,在「小數怕長計」之下,有時僅是數十點字的收費差距,對長期投資回報便已有很大影響。
至於市場挑選方面,歐美、發展中的大型亞洲指數如中國及泛亞洲指數(日本除外)亦為市場焦點,投資者可考慮以上述股市指數ETF為主。另外,印度、台灣及韓國等單一市場亦頗具增長潛力,其股市指數ETF漸獲青睞,可不妨考慮作為組合的一小部份。
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
在香港,資料由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刊發。此資料並未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所審閱。本文僅作參考資料和教育用途,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投資證券或貝萊德基金的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或向居住於當地證券法禁止有關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活動的司法管轄區的人士進行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投資價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原本投資金額。貨幣滙率變動亦可能導致投資價值增加或減少。稅項水平及稅基可能不時變更。文內所載部份信息可能來自貝萊德認為可靠的外部來源。文內所述觀點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其他建議,並可予以修改。有關觀點不一定反映貝萊德集團旗下任何公司的意見或其意見的一部份,且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亦不應依賴於此。
©2016 BlackRock, Inc.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