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近日氣溫稍降,怕冷病或想環保,部份人晚上睡覺選擇吹風扇代替開冷氣。吹風扇原來亦有學問,長期直吹頭、臉、頸部,嚴重或會導致面癱及中風。中醫師指出,並非只有長者才不宜直吹風扇,曾有20餘歲女病人疑因風扇長期吹着頭部入睡,出現輕微中風症狀,需以中藥及針灸治療大半個月才有改善,建議任何人也應避免用風扇直吹身體,至於手提或掛頸小風扇,大多直吹喉嚨「天突穴」部位,容易引致喉癢及咳嗽。
記者:伍雅謙
天時暑熱不少人均會開冷氣睡覺,但氣溫略為下降,晚上長開冷氣或會過於寒冷,轉吹風扇亦可減輕電費負擔。不過,風扇亦不能亂吹,註冊中醫師陳仿陽表示,直接吹着風扇會揮發體內水份,容易患上感冒,長時間更會有關節疼痛及肌肉酸痛不適。尤其直接吹風扇入睡,會令體內血液循環減慢,引起面部神經麻痺及半邊身手腳不靈活等症狀,嚴重可致面癱甚至中風。淋浴及運動後毛孔張開,直接吹風扇也會令風邪入侵,導致傷風感冒、關節疼痛、頭痛及頭暈等症狀。
不少人會將風扇定位,直接吹向身體部份如頭部、腹部或腳部等。惟陳指,頭部是諸陽之會,風扇長時間吹着頭部會容易頭痛,頸部則是血管集中之地,會令血液循環不佳,引發頭痛及頸椎痛,腹部受風吹則會引致肚痾及女士經痛,腳部及膝部就會出現關節酸痛。
近年流行使用手提芭蕉扇或掛頸小風扇,主要吹向身體喉嚨部份,陳指,會令身體散熱不均,反而容易感冒,長時間直吹喉嚨位置的「天突穴」,也容易會出現痕癢及引致咳嗽。
陳稱,每年均有3至4名病人因吹風扇導致面癱及中風而求診,強調症狀並非只發生在長者身上,曾有一名20餘歲女病人,將風扇置於頭部附近,令頭、臉長期吹風扇入睡,某日起床發現面部麻痺,並有傷風感冒不適,數日後雙眼及嘴唇出現不對稱的情況,經中醫診斷為中風,接受中藥及針灸雙管齊下治療大半個月才有改善。
陳指,任何年紀的人也不宜以風扇直吹身體,最好與身體距離2米以上,但香港寸金尺土,建議將風扇轉向身體上方或左右兩旁吹,避免直吹身體,每次吹風扇的時間也不應過長,約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風力以柔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