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民調因一些技術原因而不大可靠,但立法會選情較冷則恐怕是事實。投票率低,對非建制派不利。照目前形勢來看,非建制派未必能保住關鍵少數的24席,地區直選議席也不一定能夠過半。這樣的選舉結果,對未來的議會運作、對制約行政的濫權、對下屆特首人選會有甚麼影響,已經不用多說了,相信許多市民都明白。
是香港市民對政治冷漠?一些人這麼說,我起先也有這種想法,因此為文提出「沉默就是邪惡幫兇」的警號。然而,有些事情卻顯示,市民並不冷漠,比如何韻詩的演唱會。她在fb 邀請小商戶集體贊助,一兩天內就有近300個小商戶響應。演唱會門票開始發售三小時,兩萬多張票即售罄,加兩場也在一天內賣完。來聽演唱會的都是她的歌迷嗎?她自己寫:「派了小妹員工去現場訪問排隊群眾,看見佔一半的人明顯不是我的歌迷。當中有完全不熟悉我歌的爸爸……亦有聲稱『無論如何一定要支持佢』的媽媽級女士。」
為甚麼要支持何韻詩演唱會?眾所周知她積極參與傘運,不僅被大陸列為拒絕往來戶,而且被大陸媒體和網民混批,以致有Lancome事件。她在強權施壓下堅不跪低、守護個人和職業歌手尊嚴的風骨給市民深刻印象。在許多人心中,雖然沒有名牌商品找她代言,她卻是守護自己尊嚴的香港人的代言人。香港人冷漠嗎?
港共政權以非法手段作篩選,篩走了極有機會當選的梁天琦和另外幾個人,幾天後,打正香港獨立旗號的香港民族黨在添馬公園集會,有近萬人參加,市民冷漠嗎?再推前一些,《十年》同一天在三十個社區放映共七千人觀看,傘運有數十萬人投入,市民冷漠嗎?對港中融合,對中共的赤裸裸介入特區自治範圍的事務,對梁政權的惡劣施政,對幾乎無日無之的政治醜聞,對建制派的一味盲撐政府劣政的表現,早已超離不滿達致憤怒程度了。因此,不明白甚麼港獨的也去民族黨集會,不怎麼聽歌的也要支持何韻詩。過去幾年,但凡目標明確、向強權說不的所有作為,都得到市民出乎意料的支持。香港人越來越不冷漠。
但是,立法會選舉,卻使極想表達抗強權意向的市民無所適從。這主要由於選舉制度的設計,比例代表和名單制,絕對有利於有組織的、一切行動聽指揮、有雄厚資源、背後有強力集團操盤的政團,而不利於無組織或組織力量分散、缺資源、無首領的小政團或獨立個人。後者儘管支持的市民超過前者,儘管在政治理念上佔上風,但在無法協調下,眾多宣稱民主及宣稱本土的政團和個人,就為了搶奪支持民主的選民票源,而展開了泥漿摔角的爭鬥。在這種情況下,選民即使支持民主,也不知道應該把選票投給誰。更甚者,在互潑髒水中,有些市民會覺得無一名單可取。因此,不是市民冷漠,而是找不到可以發力之處,也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行使公民責任的目標。
怎麼辦?明天試釋之。
李怡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