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年將有新私家醫院投入服務,近日公立醫院被指出現挖角潮。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昨公佈來年工作計劃時表示,暫未發現有不尋常的離職現象,聯網將增聘200名人手,包括100名醫護、藥劑及專職醫療人員,及100名支援人員,紓緩人手短缺及職員流失,並會改善薪酬待遇及晉升機制,以挽留人才。
關節置換手術需求增
陸志聰指出,港島西醫院聯網將增設3,270個普通科門診的診症名額,並改善心臟科、腎科、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放射治療及基因測試等服務,亦會增聘200名人手。現時瑪麗醫院正進行第一期重建工程,將原有的高級公務員宿舍改裝成新化驗大樓,工程已接近完成,日後會將現有的化驗室搬往新大樓,搬遷期預計約需6至9個月。
本港人口老化,令關節置換手術需求不斷增加,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今年7月已增設關節置換中心,以應付需求,目前已完成100宗手術。瑪麗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駐院專科醫生傅俊謙表示,瑪麗及東區醫院每年共進行619宗關節置換手術,惟現時港島區病人輪候名單長達3,000人,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為4.3年,預計新增的關節置換中心每年可進行350宗手術,期望港島區的公院一年能做1,000宗手術,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他又指,以往病人接受關節置換手術後,約需兩周才可出院,隨着藥物改善及手術趨成熟,該院正推行快速康復服務,病人早上接受手術,下午已可嘗試行走,約2至5天已可出院。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