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未開學,家長荷包先出血!政府預測今年通脹為2.3%,不過各項開學開支包括膳食、校巴加幅皆高於通脹,其中學生飯盒方面,有供應商以食材漲價為由,新學年加幅高達一成,校服及書簿費加幅則與通脹相若。有家長指,為子女預備開學已花掉萬元。
記者:蕭洛汶 葉偉東 李詠希
膳食加幅跑贏其他開支,為60多間學校提供午膳的丹尼食品有限公司顧客服務主任吳小姐表示,其中40間學校今年飯盒加價,小學及中學每個飯盒分別約加至18元及20元,加幅介乎3%至10%不等,「生意難做,個別名校去到23蚊一個」。公司大多聘用兼職員工,人工開支較低,惟食材價格上漲,「好多國家啲米都減產,菜價整體亦貴咗」,然而新學年定單沒因加價而減少,相信校方較重視質素。
校巴價格加幅亦明顯,冠君校巴服務公司負責人鄧小姐指,公司為兩間學校服務,今年校巴費加幅約7至8%,加價後每月校巴費900元至1,500元。鄧稱,司機及保母薪金、保險及維修開支,平均加幅約一成,「加咗都Cover(彌補)唔到條數」。另一小型校巴公司志力旅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也稱將校巴費加價6%,主要因車輛老舊要換車及零件,「一條軚都千幾銀,催化器又萬幾蚊,驗車又六、七千蚊」。服務約60間學校的冠忠巴士集團董事長黃良柏則指,雖然薪金開支增5%,惟經濟環境差加上出生率下降,需要乘搭校巴的學生減少,憂大幅加價致更少學生乘校巴,故今年校巴費僅加約3%。
校服加幅則較貼近通脹,承辦200多間學校的金鑰服裝,其董事總經理林松坡指人工及來料成本開支增幅較高,「國內提升工人待遇,人工加咗15%,物料就加7%至10%」,但考慮到家長負擔,與校方協議今年加價不多於5%。小一夏季恤衫售價約50元,長褲售約100元,天水圍部份學校更獲校服費「凍價」。另一校服公司豐昌順則加價3至5%,其業務推廣部主管何先生透露租金成本大增,旗下位於領展商場的店舖剛約滿,加租達四成,但盼銷量增加以彌補開支。
三孩家長已花萬元
教科書價加幅平穩,漢榮書局負責人石漢基指書費加幅與往年相若,約2至3%,「中文科新增古文範文,有書商上年已重編入書,今年唔再版,書價就唔會加太多」。不過居於劏房、兼職月薪僅5,000元的新移民顏太指,今年為升中女兒買書已花掉3,000多元,負擔頗重。她考慮過買舊書,但擔心影響女兒學習,「寧願自己負擔重啲」,結果只買了2、3本舊書。
張先生育有3名兒子,分別升中二、小三和K2,他指三子未開學已花近10,000元,大兒子買14本教科書就花約2,000元。他指今年書價負擔不算太重,但加上新校服、鞋子和書包,料還要多花3,000至4,000元。
家長心聲
張先生
「買咗14本(教科書),1,900蚊,同埋囝囝升中二,今年都會買校服。」
顏 太
「加加埋埋都使咗3千幾,負擔都幾重;(點樣慳啲?)惟有努力啲賺錢。」
陳 太
「上年因為太貴,主要買舊書,今年多咗囡囡升中一,就有買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