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體育不是鍾無艷

Wednesday:體育不是鍾無艷

齊宣王在國家有難之時,寵幸貌醜之鍾無艷,平安時則寵幸貌美之夏迎春。於是,便有了民間戲語「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之說。物轉星移,時移境遷,齊宣王超越時空,化身齊心王來了香港。無事,體育無貢獻。有事,體育有魅力。
根據特區政府日前於8月26日19時02分發出的《行政長官出席里約2016奧運會中國香港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致辭全文》,梁某說:「在這個『不一樣的兩個星期』當中……香港人的心是與大家(運動員)緊緊連結在一起,關心的不只是比賽結果,而是看大家的表現,大家代表香港,代表香港去發揮香港精神(這不是貢獻?)……我們很希望在這個基礎上能夠繼續支持香港人的體育事業發展(哦)……大家都談奧運,大家都很關心香港運動員在巴西的表現。這說明體育——正如我在開首時說——確實有它的魔力和它的魅力(現在知道了?)。」
上述說話,出自曾說「體育無貢獻」的狗口,實在難聽過粗口。牛頭角順嫂表示,因為明年有人要爭取連任。然後,啟德體育園大型工程如箭在弦。從無事到有事,「體育」一直在此,「體育」不發一言,「體育」冷眼旁觀。自古以來,體育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之一,一點也不能少,用不着由自封為King的塵來論斷。正如李慧詩(圖),她不會因為人家的熱切或冷待,而改變自己對單車的堅持。
體育不是鍾無艷。我信香港人的心,多過那粒功利的塵。我信香港運動員在奧運期間於網絡上所賺取的like和share,不會因時間而完全消失。我信部份影像和文字,已深深烙印你心。我信香港不乏有遠見的廣告公司和品牌贊助,明白一個與運動員「輸一齊輸,贏一齊贏」的campaign,遠比錦上添花式的「金牌訪港」更能誘發客人忠誠。體育不是鍾無艷,不要犯太歲才拜神。
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