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無所爭。」所謂君子之爭,可能是一種妄想。
去年8月,其時的立法會主席在報章撰文,題為《惡鬥難免》,指政改方案被否決之後,恐怕會重演「你死我活的惡鬥」,也就是說不會再出現「君子之爭」。過了一年,曾主席,對了一半。你死我活的惡鬥,已經由特首選舉蔓延到立法會選舉,但現在政局令人感到窒息的原因,似乎跟政改的結果沒有關係。
主權移交後的兩次立法會選舉,我都有參與前線操作。記得當時,候選人團隊一樣壁壘分明,但是競選的過程仍然有一定的潛規則,包括今天被許多新一代嗤之以鼻的「和理非非」。這些規則並非出於政黨和候選人的協議,而是選民普遍認為,作為公職人員要有一定的底線。可是在過去十年左右,新一代的選民價值取向有所不同,新的抗爭手法也得到合理化。
話雖如此,君子之爭不再,也不可以完全歸咎於新一代選民。畢竟,一隻手掌拍不響。香港人若非感到自身的存在受到威脅,反抗和反彈也不會如此強烈。問題是究竟發生了甚麼事,令到越來越多的香港人認為衝突是情有可原?
上星期有新界西候選人突然宣佈棄選,我見到有兩種主流的反應:第一種,本來對香港感到失望,現在的不安感更加強烈;第二種,以陰謀論去猜度背後的來龍去脈。其共通之處就是,相信在香港政治體制內存在強而有力的「看不見的手」。任何人跟看不見的對手搏鬥,最自然的反應就只有逃生或拚命一戰。
究竟「看不見的手」有沒有底線,有沒有規則?正如曾主席所講,在上一屆特首選舉前,香港的政治競爭仍有一定規範。四年前的特首選舉,「看不見的手」由西環直接介入,選舉的底線也變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平凡人如我等認為兩者有所關連,也是人之常情。
說到底,要香港人安心,請讓一切事情在陽光之下發生。以下8條問題,相信也是許多香港人心目中不方便的真相:一,究竟中聯辦的存在,是否絕對地合乎基本法第廿二條的規定?二,究竟中聯辦有何編制?負責不同事務的幹部,背景和實際工作是甚麼?三,中聯辦與香港的公職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究竟有甚麼交往?四,中聯辦幹部以甚麼身份在香港工作?五,中聯辦的所謂選舉協調,究竟有何依據?六,選舉協調究竟是如何具體操作?七,所謂的選舉協調僭越了特區的相關法例,特區政府如何約束中聯辦的行為?八,中聯辦幹部的操守,最終又是由甚麼機制所約束?
中央帶頭蔑視《基本法》
坦白說,我不期待以上問題,會有確定的答案。但平情而論,關乎在港的活動,香港人是否應有一定的知情權?基本法第廿二條,確立了香港特區政府是有權過問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的人員,在香港的活動。事實上,假如中央政府對香港的主權有絕對的信心,又何須顧左右而言他?
或許,比君子之爭更不可思義的,就是冀望只知道用權力控制人民的政權,會自我約束其行為。不過,當普遍的市民見到中央和特區政府帶頭蔑視《基本法》,官員權貴又憑甚麼去叫香港人擁護支持《基本法》?這場選舉,我不知道那些候選人最終會勝出,但我可以大膽講句,如此下去,輸的不但是香港人,也輸了國家的誠信。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