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近3年時間興建的天水圍醫院將於今年12月啟用,醫院首階段會先開放8小時的急症室服務。據悉,新醫院要依靠從新界西聯網的「龍頭」屯門醫院抽調資深醫護人員協助運作急症室。有該區區議員批評屯院已長期「逼爆」,再調走有經驗醫生會令屯院人手不足及處理重症能力轉差,加上新院在年底流感高峯期時啟用,擔心兩院服務齊遭拖垮。
記者︰于健民
天水圍現時人口約29萬,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9.67%。天水圍醫院是新界西聯網第3間提供急症室服務的公立醫院,提供300張日間及住院病床,及急症室、內科和老人科專科門診、放射科、藥劑部等。該院運作模式料與北大嶼山醫院相若,先提供急症室朝9晚5服務,其間嚴重創傷及需留院個案仍需轉往屯門醫院或博愛醫院,料明年第三季始24小時運作及提供住院服務。
區議員憂拖垮兩院服務
據了解,同屬細醫院的北區醫院急症室現有逾10位醫生,每更需3至4人當值;天水圍醫院的急症室醫生團隊亦將有逾10人,由一位顧問醫生領導,並從屯門醫院抽調數名副顧問醫生及急症科醫生,與多位新聘、未有專科資格的醫生合作,據悉部份屯院資深護士亦要調往新醫院協助管理。醫管局發言人指醫生總數仍需時定奪。
有急症科醫生承認調走資深醫護會加添屯院急症室壓力,因現時編制僅能應付需求,即使聘請新人,亦需時間磨合,但強調影響不會太大,「急症有輕有重,有空間容納新人」。有公院急症室醫生認為若天水圍醫院收到需要轉院個案,「醫生要跟車,就少咗人睇症」,變相延長其他病人輪候時間。
元朗(瑞華)區議員周永勤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屯院急症室需接收交通意外等嚴重創傷個案,若調走經驗醫生,或影響醫療質素,天水圍醫院亦無法處理重症,恐到最後「(兩間醫院)變成次等服務」。他指明年初的流感高𥧌期便是考驗兩院的時間,若管理層不及早作妥當安排,或整個聯網的急症服務均會被拖垮,病床不敷應用,也有很多輪候不到天水圍醫院急症的病人要轉往屯院或博愛求診,耽誤病情。
周永勤參選立法會新界西選區,該區其他參選名單,請參閱本報立會選戰網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 。
市民心聲
胡小姐
「(公立醫院)輪候得太耐喇,我同小朋友都唔會等,等都辛苦,慣咗有事就去私家醫院。聽聞啲人生BB多數去屯門醫院,希望天水圍醫院有產科服務紓緩一下。」
曾小姐
「之前小朋友試過撼爆個頭要縫針,(公立醫院)要等6至7個鐘,負擔得到都去私家先。新醫院落成都唔會去,醫生人手一直唔夠,日後更加分散可能等得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