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佔中」現禁毒文物展

「鴉片佔中」現禁毒文物展

【本報訊】逾300件與近代中國及香港禁毒相關的文物於今日起免費展出,不少更是首次在香港展示,當中包括殖民地政府專營鴉片膏小瓦盅,以及世界有紀錄最早禁毒法律條文等。負責人冀以禁毒文物反思毒品禍害,同時宣傳禁毒訊息。

鴉片膏瓦盅上的「HONGKONG」封條(箭嘴示),證明當年官營販毒。

林建強展示乾隆五十九年的門牌禁令,寫有禁鴉片法例。

瓦盅見證官營歷史

退休警長、警察歷史收藏學會會長林建強多年來醉心收集警察歷史文物,今次展覽的展品為其逾10年來珍藏,是近代中國禁毒重要見證。
林建強展示兩封由本港商人寄往印度採購鴉片的書信,稱香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英國後,即成為重要的鴉片貿易中心。
而從兩張1844年及1845年殖民地政府提交英國國會的收支明細上可見,當年鴉片種植牌照稅收是殖民地政府第二大收入來源。
不過,吸鴉片成風亦惹來社會反彈,從另一幅1900年代的明信片可見,當年有不少人於中環終審法院外上街示威,「可以算係鴉片佔中」。強烈民怨迫使殖民地政府收回鴉片牌照,全部轉為官營,其中一個貼有「HONGKONG」字樣的鴉片膏小瓦盅成歷史佐證,「上面標籤係殖民地政府發嘅封條,只有政府先可以賣,(標籤)保存到𠵱家相當罕見」。
最珍貴的藏品屬一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門牌禁令,上面寫有《大清律例》的禁鴉片法例,林建強稱「其實呢張係貼喺門口好似戶籍咁,順便做埋宣傳寫《大清律例》上去」,是目前世界最早的禁毒法例文獻。
林建強認為展出文物比單純收藏有貢獻,望藉展覽反思毒品禍害,「利用文物去宣傳禁毒文化」。展覽由今日起至9月3日於上環文娛中心展出,免費入場。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