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訪】
英國脫歐後港股反拾級而上,細價股揀股王、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指,升市由資金流帶動,投資者未來宜趨保守,「有人話牛市重臨,不過大家一齊討論嘅嘢都係錯嘅」。因為區內有資金撤離徵兆,「股市應該會褪一褪」。
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以揀細價股聞名的劉紹文,轉職滙豐後研究範圍擴闊,不過未完全脫離。他坦言細價股近月交易不多,指標性不高,「如升市持續一年,先會由大股轉去中股,再睇細價股,因升市夠長,基金經理要追表現先會有成交」。
經濟數據 企業盈利 未改善
恒指由脫歐公投開始升3,000點,劉紹文認為升市周期尚未展開,「只係差唔多兩個月,啲人話牛市重臨,不過通常大家一齊討論嘅嘢都係錯」。他認為現時無論是經濟數據及企業盈利都未有改善,脫歐以來港股上升,只能以資金流入來解釋,不過在加息預期升溫下,區內資金流走,未來或有轉勢迹象。
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上周五預示美國有機會加息,劉紹文認為通脹數據亦未符合加息要求,美國公司企業盈利仍在下跌周期,重申下年中美國才有機會加息。「不過脫歐之後大家對於加息預期好放鬆,𠵱家氣氛忽然緊張,或會令股、滙忽然減弱」。而區內包括基金有投資的台灣、南韓,滙價近日有疲弱迹象,更是資金流轉勢的徵兆。
加上港股業績期內,業績未有重大突破,大市未有藉口炒高。而且,反映眾多板塊有沒有跟升的「市寬」未有改善迹象,僅得少數板塊例如本地房地產股、內房股等跑贏大市。
倡投資定息工具及高息股
展望下半年,劉紹文指,定息投資工具、高息股或許最值得在現市況買入,「除咗美國之外,其他地區睇唔到可以加息嘅條件」。但目前可以選擇的高息股越來越少,「好似內銀股息率由7厘到5厘,明年可能僅得4厘,因為食息的人越來越多」。他推薦現時與10年期國債仍有近2.22厘息差的房產信託基金(REITs),未來收窄後股價有望向上,亦建議買入大型內房股及資產淨值折讓大的本地地產股等。
他舉例,套用擁有100億元大戶的思維,以往是六成配置在股票、三成配置在債券,現時反而是六成債券、兩成物業、再加兩成股票,「喺息率咁低嘅情況下,經濟增長又唔明朗,𠵱家啲有錢人覺得3厘租金回報率都好多」。但他警愓,即使未來高息產品越來越少,投資者亦不能單看息率而購入產品,「唔應該輕易地向風險妥協」。
【劉紹文簡歷】
現職
‧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曾任
曾任
‧瑞信董事兼亞洲(不包日本)中小型證券研究部主管
‧里昂證券高級分析員
學歷
‧城大工商數量分析學士學位
‧特許財務分析師(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