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甲基安非他明(俗稱冰毒)為最常被濫用毒品,大埔醫院精神科分析單日精神科住院病人的病歷,發現232人中23.7%曾濫藥,較2008年單日數據的15%上升。醫生提醒冰毒並非如坊間流傳沒有副作用,危害一般於2至3年間出現,除會有幻聽、幻覺、妄想、受迫害等,更可破壞大腦執行能力,記憶及集中力受影響。
大埔醫院精神科主管鍾維壽指,分析今年3月11日住院病人數據,發現曾濫藥人數達23.7%,估計當中九成人曾吸冰毒。近年濫用K仔人數減少,因K仔導致尿頻等宣傳加強,但吸冰毒初期副作用未浮現,更誤以為女士吸冰毒能消瘦,男士則能提神打機,令吸冰毒人數上升。
認知受損無法說住址
近年醫學研究發現,吸冰毒可致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鍾指,冰毒令腦內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長期處於高水平,除會亢奮,長此下去會有幻聽、幻覺、妄想等,有機會導致精神分裂。前葉額組織亦會受破壞,令記憶、集中力等受影響。
鍾指冰毒導致精神問題,即使用藥也需數周至數月治療,就算痊癒,只要再次吸毒,幻聽等會即時出現,病人再入院率高於20%。大埔醫院在每年暑期義工計劃中,加入認識毒品及精神病活動,讓青年了解毒害。
北區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虎表示,有吸冰兩年、近20歲的男子在戒毒院舍戒毒,有幻覺及疑心重,被轉介到大埔醫院治療,認知能力受影響,不能說出住址、電話,用一年時間治療才康復八至九成。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