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奧運後論 - 何輝

Monday:奧運後論 - 何輝

奥運完結一周,中國金牌及人氣運動員訪港,不少人留意到Team GB英國隊今屆成績突飛猛進。談奥運談體育從來不是從體育明星開始,因為在大賽前,隊伍已知道運動員的能力,行內人特別是本身隊伍內,早就知道那些人會成為大家追捧的巨星。

很多人認為英國隊的進步是主辦倫敦奧運的延續,或許沒錯;有人認為是因為英國在過去10多年銳意訓練精英運動員,也沒錯。不過要留意,不像本港,訓練由興趣衍生精英運動員的機制,在英國一直都存在和持續,而普羅大眾可從表面看到的,就是簡單到從電視節目便可感受到英國在科學上的快速進步!

筆者在這也談過,單看BBC不同的科學、食物、醫學、人類及大自然研究節目,大家已可知道這個國家正向着尖端科技及人類科學進發,日本也有類似情況。經常有人說,香港電視節目像走不出框框,或許要反問,若與這些專業節目比較,他們並沒把專業節目娛樂化及吹水化,為何這些節目仍精采、豐富甚至感人?
有不少人又說,英國在奥運的出色表現證明脫歐無阻發展!這種講法應算是吹水了!因為近年英國的體育科研發展,從來沒太多涉及這課題,另投票時間與里約奥運實在太接近了。其實運動員取得成績已是整個過程的最後產物,而體育發展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縮影,但請勿倒轉以金牌數目為目標,來告訴大家自己有多強大。

至於國家體壇的發展,出現了不少項目沒太多後浪接上的問題。未來發展是趨向普及化,更多人按興趣參與,還是繼續目標在金牌數目?這要看心態及價值觀了。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