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崑泉(陳伯)於1964年開設美姿華影室,初時主要拍攝全家幅,後來全家幅愈來愈少人重視,漸漸就以拍攝人像,如結婚照、學生和嬰兒照為主 。
做攝影師要分飾三角:小丑、導演、畫家
拍攝時最怕遇到無時停的小朋友,周身郁太難拍。陳伯跟大家分享絕招:「拍照時我就要做小丑,像耍武術一樣。當你金睛火眼望著我,我就趕緊按快門。」現場每張相片內的小朋友,眼有神而且笑容滿面,陳伯的小丑戲馬絕無白費!
另外,陳伯笑說,現今的攝影師常常忽略了導演一角。「攝影師要留意人物的面容,要突出他的姿態和美態,指導他表現出最美一面。」例如,人物的牙肉不好看,就要著他不要開懷大笑;又如,他眼睛漂亮,就應教他用眼笑多一點。
至於何謂畫家,這一點或許只有老一輩的攝影師才理解。記者被牆上一張小女孩的照片吸引,一問之下,陳伯竟然自揭相中秘密。「她其實大小臉的!小時候,人們都喜歡捏小孩面珠,於是這邊臉就大一點。我在那邊加了一筆墨,加一筆就不覺大小臉。」的而且確,記者見相中小女孩笑容可愛,而且臉容均稱,不細看根本看不出陳伯所講的「一筆墨」。
眼笑八分,嘴笑兩分
陳伯的導演實力,在於指導笑容。「半笑最好看,眼笑多點,口只是輔助。真實自然的笑不用動口,只要眼笑已經非常好看。」他說這個笑法,會令面上的法令紋減到最低,加上眼裡充滿笑意,拍出來的效果一定最好。
拍人像多年,陳伯至今始終本著一個原則:要把客人的相片,當成自己的畫作。「相拍得好看,然後時時多看,對自己都有好多幫助,身體會好一點,人都開心點!」相信就是因為多欣賞自己的作品,陳伯身體的確不錯。他依然風雨不改,堅持每日由屯門坐車,到香港仔開舖。
美姿華影室,由開業時有十多個伙計,到五十多年後今日只剩陳伯一人。他說從來沒想過找接班人了,「現在希望做到收購拆舖就不做了,八十多歲還做甚麼呢?反正錢是賺不完的!」
老攝影師退一個,老影樓就少一間。大家不如趁老影樓仍在時,快去為青春留影,拍一輯懷舊風味照吧!
記者:黃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