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爛片賣一萬 - 沈西城

神州爛片賣一萬 - 沈西城

每遇影圈朋友,談及影事,必然聽到如下之言:「拍戲賺錢,一定要北上,香港完蛋了!」似乎浮誇,卻是事實。近年香港幾乎無戲可開,相熟的影界中人,一窩蜂跑到內地,東陽橫店成為了他們棲身的家。北上拍戲,真能賺?當然賺,若非如此,誰願去?舉個例吧!周星馳,咱們的星爺,今年憑一齣《美人魚》,腰包大進賬,票房33.9億,破了紀錄,名利雙收,圈中人焉能不眼紅!喂!打鐵趁熱啊,涼了,油水沒得揩,北上之風更熾。星爺這部戲沒作幕前演出,只掛個監製名銜,這樣就撈了三十三個億,媽的!這還了得?香港電影人盡是密底算盤,拍喇一打:即便咱無星爺天分,靈巧亦不如,打個五折,也有十五億,咱不貪,知足,嘻嘻!樂從心起。
且說《美人魚》,真的完美無瑕、那麼好看嗎?不不不!在香港,毀譽參半,票房賣不過《寒戰2》,說明香港觀眾眼睛雪亮,並不盲目。好了!退而其次,不與星爺比,跟別的導演爭長短,香港「大導演」王晶的《澳門風雲3》,咱的朋友影評家給的評語是——「有史以來最佳爛片」,也有朋友稱之為「爛片之最」,可它賣了十一個億,懂戲的諸君,能不氣炸肺?我在網上看,看了十分鐘,眼花撩亂,不知要表達啥,只好關掉,好好讀書。電影在香港上映,票房慘淡,可這沒相干,神州大賣,血本有歸,你們罵吧,關阿晶屁事!此片香港不賣,足證香港觀眾目光如炬,不盲從,不亂捧。可我的上海朋友看了《澳門風雲3》,頻說過癮,why?因為過去內地少有如此胡鬧亂套的電影。我終於明白近日鬧離婚的王寶強那部《人在冏途》也能大收的原因了,純然是內地觀眾自身也夠冏,遇上冏片,遂趨之若鶩。這現象,按目前冏種觀眾的心智水平當會持續,因而兩位王先生未來錢途必然一片光明,人民幣仍會像雪球那樣滾滾來!
人賣幾十億,咱們不必羨,神州也有不濟時。不妨看看「爛片」票房,一六年上半年爛片冠軍《斷片兒》,周藝華導演,鞏漢林、金珠主演,導、演名不經傳,票房不佳當可料,那麼到底賣了多少銅板,你猜?朋友甲說「五千萬」,他以中國地大人多,十三億人口,百分之一人觀看,也有一千三百萬,賣個五千萬,小兒科。朋友乙道「至少二千萬,現在電影賣幾千萬,已是下下乘!」接下來的答案,都環繞在一兩千萬上,只有一個人說五百萬,在他心中,五百萬乃是最低紀錄。我嘿嘿冷笑,揭謎——「一萬人民幣」,看清楚,是一萬,所有的人臉都刷青了!天哪!那怎有可能?絕對同意,說實話,如今若然沈西城處男下海導一部電影,僅在香港放,相信票房也不止一萬吧!
內地有明文規定,凡賣座不逾一百萬的都統稱「爛片」(註:此跟水準無涉),於是今年上半年便有三十四部片子「光榮」入圍。別以為爛片無卡士,像排第十八名的《燈塔下的戀人》,演員便有劉心悠、薛凱琪、鄧麗欣,雖非「大卡」,也屬「中卡」,票房僅二十萬,放在昔日,那是要贖「拷貝」了。還有秦沛、姜文杰父子合演的《我的一百萬》,苦心費盡,戮力競演,票房僅十九萬,名登第十六名。又如鮑起靜、夏雨、邵美琪等老戲骨主演的《提款機》也好不到哪裏,甚而比前兩部更差,只收十六萬。這些「爛片」真的爛嗎?我沒看過,無法月旦,只看故事大綱,像《斷片兒》,寫古鎮酒友圍檯話家常,道出不少啼笑皆非事,風格居然有點像莫拉維亞的小說,不說別的,意識遠勝《澳門風雲3》,前者一萬,後者十一億,那說明什麼?你們自家想一想,只看花開,不知花落,宜乎賠本。正是:「鈔票拋光贏不了,爛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