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撰稿之時,重新觀看了一下自己在《蘋果》專欄的文章,發現除了一些投資心法之外,原來大部份寫到關於市況的文章,都是在寫跌市時該如何自處,例如《真.見底》、《九連跌之後點算好?》等等,講真,都幾灰。而最近恒指、國指相繼升穿250日線後,終於可以提及一點升市中的技術走勢。
作為一名投機者,如果說在跌市中最大的敵人是貪婪所引致過早的買入、博反彈,那麼在升市中最大的敵人便是懷疑所引致的畏高和懊悔,兩者的相似之處便是對市場的半信半疑。其中從人人談及的散戶指數便可見一斑,至7月起即使恒指一路飆升但散戶指數長期處於四十樓下,反映散戶淡倉較多,相信其中有部份原因都是受一些技術指標所影響。
其中一項指標陷阱便是在之前的文章亦有所提及的RSI之鈍化現象,即使有如上篇文章所講,配合個股的RSI特性而去作出是否見頂、是否合適沽空時機的判斷,成功捕捉調整之後仍要勿忘初衷,避開技術分析的「伏」。
從上次文章中提到的九倉(004)、新地(016)便是一個好例子,在提及兩者RSI超買以後兩個交易日後,兩者股價隨即裂口低開並且做出大陰燭,但別忘記基本概念是整個市場仍然高於250日平均線,所以即使個別股份顯示出超買的情況也只是需要短期調整,或整固,要留意這並非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思維,並非超買後一定要大插,因為在數學公式上,只要股價長期徘徊於某個範圍,仍然可以把RSI從超買區拉回正常區域,在這兩種思維模式結合下,可以預見兩者仍然難以大散,從而造成最近橫行區域走勢,而在這種走勢情況下,會令投資者更加質疑這等股份可否繼續上升,而這種半信半疑正正便是一個「伏」。
近期內銀、本地地產股都在橫行中為RSI稍息,既然明知八卦陣難破,倒不如不要入陣,在陣外一吃花生為妙,待其破橫行區再作打算,要記得,股市中思維並非非跌即升,升跌中仍有整固,磨市消化等情況,少打一些50:50勝率的戰爭,最終可助勝出整場戰役。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