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對出的珠三角水域,淪為內地垃圾堆填區!香港漁民團體聯會近月接獲多名漁民求助,指在本港對出的伶仃島及萬山群島一帶,漁船傳統作業水域被大量垃圾攻陷,撈起的垃圾量遠比魚穫多。漁民稱,本月魚穫較去年同期銳減超過一半。內地公安近日更截獲一艘運載逾百噸垃圾的貨船,出海傾倒垃圾。漁民聯會及環團均促港府盡早與內地部門聯繫,加強監察及堵截垃圾源頭。
記者:鄭啟源 紀靜雯
上月初,大嶼山及港島沿岸有大批寫有簡體字的垃圾湧上沙灘,特首梁振英聲稱會與內地政府跟進,但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本港漁民發現,香港對出水域已淪為內地船隻違規傾倒垃圾的「堆填區」。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張少強指,本月5日南海休漁期結束,本港拖網漁船恢復出海作業,漁船一般在香港西南萬山群島一帶水域捕魚。他說,該水域是中國傳統4大漁場,以往魚穫豐富,「最初一、兩日拖網撈極都係垃圾,以為係自己唔好彩,點知日日都係咁。問番其他漁民,個個都係咁唔好彩,推斷一定有其他原因」。
漁民執垃圾滿百個籮
「成個魚網都係垃圾,出一次海嘅垃圾量,可以執滿成百個竹籮。」張少強說,垃圾種類似乎是家居廢物,大多數是膠袋、拖鞋等物品。漁民於是留意附近水域有否可疑船隻,有人曾見過夜間有大型內地船在有關水域傾倒垃圾。
漁場淪為垃圾堆填區,漁民大嘆生計大受影響。港九漁民聯誼會理事長馮樹發指,以往休漁期過後,魚穫會比較理想,但今年因垃圾問題,魚網經常受垃圾所纏報廢,魚穫也非常差,䱽魚、馬友及魷魚數量減少近一半,情況並不尋常,憂慮海洋生態已受嚴重破壞。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早前就問題,已去信本港環境局、漁護署及廣東省海洋局反映問題,要求部門支援。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楊松穎指,拖網捕魚的魚網會觸及海床,所以漁民「捕獲」大量垃圾,顯示香港對出海域的海底已滿佈垃圾。
張少強稱近日萬山群島的海洋垃圾,更已擴散至擔杆島及上、下川島一帶。漁民上周也發現本港大嶼山貝澳、分流及龍鼓洲一帶水面也有大量零碎的垃圾漂浮,估計內地船在海上非法傾倒的垃圾,已進入本港水域。
環團促梁特兌現承諾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也指,近日大澳一帶繼上月後,再次出現以塑膠為主的垃圾,垃圾量雖不及上月,但情況值得關注。他斥責梁振英上月才承諾會透過粵港合作機制與廣東省當局商討海上垃圾問題,「但過咗成個月冇聲氣,欠公眾一個交代」。
環保署發言人指,就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所反映的情況,環保署已通知海事處巡查受影響的香港水域,並會透過上述合作平台,向內地單位作出反映和了解。漁護署發言人指,本署已向內地相關機構反映,該署人員於日常海上巡邏期間亦會加強留意海上垃圾問題,漁民就事件如有需要,可與該署聯絡,該署會轉介相關部門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