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奶皇月餅瘋搶的時候,今次盲試有五款,分別是由奶皇月餅始創人葉永華監製的嘉麟樓和半島精品店,前者每年都引起搶購熱潮,全人手製作,望月則是由另一奶皇月餅始創人葉潤發監製,益新是葉潤發首徒製作,還有昔日和嘉麟樓共用同一餅房的九龍酒店。價錢以嘉麟樓一枝獨秀,每個平均要60元,最平則是$36的望月,價錢差近一倍,而最重秤則是望月和益新。
今次評判有名廚周中、點心皇后「葛賢蕚」徒弟及點心師傅陳彥及陸羽茶室主廚禤智明。他們都認為奶皇月餅要達到色香味的要求,尤其是賣相。「嘉麟樓的外皮差少少,貌相不美,突出來的表皮無人知是甚麼 。」周中說。「望月那個色澤不錯,一望已經好油滑,較差亦是嘉麟樓,外皮較燶皮又較乾。」禤智明說。 我們切開一半再看看餡料,陳彥仔細觀看外皮與餡料比例特,著我們留意是否有餡料離殼出現。「餡料離殼即代表裡面有空氣,用機器做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九龍酒店皮最薄,奶皇有色澤有油份,不乾,不太離殼,最差是中間那個半島精品,已經完全離殼,一看便知是用機器做的。」
為求公正,我們將擺放次序調亂進行盲試,以十分為滿分進行評分。禤智明首推半島精品,其次是九龍酒店。「半島精品店鬆軟度幾好,幾適中 ,餡料幾滑,如果我會給滿分,九龍酒店奶黃味亦濃。」陳彥則首推益新,並說:「外皮很鬆脆,是奶皇月餅的鬆脆, 餡料好滑,好有誠意,鹹蛋黃味道突出,用人手上油很薄,烘出來火候亦好。」反而對九龍酒店失望。「賣相以它最好,但味道不是最好,鹹蛋黃好粗。」
至於周中,則首推九龍酒店及益新。「前者餡料比較飽滿,皮較薄。益新味道亦可以,但餡料較甜。以為半島精品較健康,怎料食落味道都不是好好。」最差則是嘉麟樓。「這個皮太鬆化,一咬入去似曲奇餅,太散了。」他續說:「最貴未必最好,知道有好多人炒。就算炒得起,都是不懂食的那些,買回去先知,原來中招!」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