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開學不焦慮 - 蘇菲

飛常Playgroup:開學不焦慮 - 蘇菲

上學年有20多宗學童自殺個案,新學年在即,各方都嚴陣以待,留意有焦慮情緒的學生。一些精神科醫生說近年越來越多小學生患有焦慮症,年紀也越來越細。當中有要適應新校的小一生,也有已經習慣學校生活、卻還未有公開試壓力的小二、小三學生。
有醫生列舉了個案:一名升小三的男孩,最近睡得不好、常發脾氣、胃口差,求診後發現是臨近開學而感到焦慮。一個8、9歲的孩子,有誰會成熟到還在暑假吃喝玩樂的時候,已預視開學的壓力?原來,男孩的父母是會計師,對成績看得很重,男孩就覺得很焦慮,結果惡性循環,很多明明懂答的題目,他都答錯。
這就是嘛。每一個焦慮的小朋友,背後多數有一個焦慮的媽媽或爸爸。爸媽不外乎擔心子女被別的孩子比下去,於是不停由內外發功。在外,安排就讀兩間幼稚園啦、安排八、九十樣孩子沒有興趣的「興趣班」之類;在內,細細個就灌輸成績就是一切的思想。爸爸媽媽的焦慮,通過日常的語言、行為,傳了給子女,將仍然懵懵懂懂的孩子,變成一條拉得緊緊的弦線。
要管好子女的情緒,就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緒。要小朋友開學不焦慮,父母自己先不要有「子女開學焦慮症」;要讓學生明白成績不是一切,父母首先就要相信成績不是一切。新學年必然有新學年的挑戰與困難,父母若能給予溫柔和堅定的支持,孩子們一定能夠學懂自己克服這些困難,好好走着他們的學習路。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