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看Dark Knight時,前面坐了一群mixed,有一位模特兒身型,大概是那群人中的美女。她連續去了幾次廁所,不時擋住銀幕。我後來想,對某些觀眾來說,這類故事應該很難受。」──2008年電郵
(承上篇)洛中學畢業後,做過四、五年平面設計,在中環上班,客戶有不少大品牌,前景一片光明。不久科網泡沫爆破,洛被裁掉,成為「雙失」。他從未讀過設計,沒有文憑,不易再找全職,只能靠朋友介紹,接一些散工。幸好他出身小康,跟父母同住,生活倒也不愁。洛有一個陽光男孩弟弟,讀書好,能滿足社會各種期望;相比起來,洛是活在社會夾縫的人,一個在海邊堆沙的小孩,只要大海蒼白的舌頭伸過來無情一舔,所有努力都不再留痕。
2008年夏,我和他已厭倦網誌。從網絡回到現實,強大的虛無感彷彿穿透洛的整個存在,前路漫漫,他感到茫無所托。洛結識我,原希望我協助他寫小說,誰知那部小說還未開始,他的人生已進入終章。他提議一起看《蝙蝠俠──黑夜之神》,但不記得甚麼原因,結果還是各有各看。事後我說Heath Ledger演的小丑令我莫名感動,洛竟分析我的心理:「你形容自己缺乏恆心,之前我不太相信,最近我開始有點明白你了。若將做人分成三個階段,在『生活』這個階段,你像其他大人一樣,是沒問題和持之以恆的,總之比我有恆心(我連洗澡也沒意志力維持),在『工作』階段,你也是沒問題的,因為你已習慣,可是到第三階段,即你的『事業』上呢?你羨慕Joker,因為Joker有一套完整理念,且義無反顧地貫徹到底,意識上達到比神還純粹、超越善惡生死的地步。別人投射向蝙蝠俠,而你的投射對象則是Joker。」我很後悔沒回答他,因為他說得對極了。後來他補充說:「對不起,其實我分析的是自己。」
(十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