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啟德1號未因多項銷售條款限制而低開,此項「港人港地」政策由構思至實行都被批評作用有限,無法壓抑高企的樓價。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稱港人港地是「多此一舉」的政策。
非全港性 無指標意義
李鉅威直言啟德1號吸引力不大,「得幾幢樓,影響力不大,如果有400萬至500萬資金,不如去其他私樓市場買好過啦,一乾二淨」。他批評單位規定30年內只可售予香港永久居民「長咗啲」,更寄語有意購買市民,「希望第時唔好後悔」。他又批評,現時600呎單位已可以吹捧為豪宅,但以前根本會嫌細,反映香港人居住環境質素越來越差。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亦指政策一開始就注定無成效,因政策非全港性,只是局部性,無指標意義可言。
港人港地政策為梁振英於2012年參選特首時提出並一直引以為傲的政綱之一,為了趕絕內地人搶購香港樓炒高樓價。梁成功當選後兩個月,突然宣佈要盡快執行港人港地政策,立即將啟德首兩幅住宅地皮列為港人港地。
由於港人港地只限制買家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及不可以公司名義購買外,不會再對買家設其他條件或限制,未推出時已飽受批評,指只會對交投量造成影響,難阻樓價上升。
其後,梁振英指因已推出買家印花稅等限制外來買家的辣招,樓市有回落迹象,政策只推出一年便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