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惠及上千萬非法移民的「兒童暫緩遞解」計劃(DACA),看似對被正名為「無證移民」的「非法移民」有利,但報名參加的亞裔卻非常少,究竟為何這些人寧願選擇活於黑暗中?《蘋果》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原因在於「對該計劃的不信任度」以及「高昂申請費用」。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今年6月得出票數4比4結果,令DACA延伸版「父母暫緩遞解」(DAPA)不獲通過,遭移民權益團體極力抗議。但實際上於此前,DACA的亞裔申請人數就十分少,跟其他族裔,尤其拉美裔積極的態度大相逕庭。
26歲巴西裔青年桑蒂尼(Elton Santini)以往因身份認同而感到迷茫,里約奧運剛剛完結,在電視看到美國國旗升起,「我現在不論對巴西或是美國,均感到自豪。」這份認同,來之不易:「我8歲來美國,伴隨這裏的文化成長,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在這裏學懂,但我(辦DACA)之前不只被視作外人,根本被看作外星人。讓我們很不心,因為是父母決定來,我根本無選擇。」
桑蒂尼的心聲,是美國約1,100萬名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對非法移民的中性詞)的寫照。他們在美國大部份州均無法享工作權,也沒法考駕照,更無法享學費減免、社會保險及稅務等褔利。奧巴馬推動的DACA於2012年起實施,人道賦予無證移民的子女合法居留美國兩年的權利,其後更可申請延續。申請條件包括需於2012年6月前未足31歲、無顯著犯罪紀錄、正在讀書等。不過,DACA不能作為晉身「綠卡」(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的踏腳石。
桑蒂尼現在有車牌,正任Uber司機,回想計劃開跑前半年就不停搜集資料,最終遞表成功搶閘嚐「頭啖湯」。他形容「命運從此改變」:「它令我的人生多了目標,以前只想賺多點錢,覺得反正會隨時遭遞解出境,但DACA令我看到將來,發奮完成學位。」
惟相較之下,亞裔無證移民沒如桑蒂尼般積極。根據美國移民局(USCIS)統計顯示,目前美國無證移民有6%(約66萬人)已獲批DACA,而有資格申請的人士當中,約八成墨西哥裔人士已遞交申請表,但亞裔無證移民包括韓裔、菲律賓裔等,提出申請的人就只得兩成。有調查指出,他們拒絕參與的最大原因包括「擔心計劃令身份曝光」和「不願付465美元(3,620港元)的申請費」。
馮弘美(Hong Mei Pang)17歲那年因金融風暴隨父母由新加坡移民紐約,但多年後才發現爸爸當年打工的餐館老闆,原來根本沒有照承諾為他辦理綠卡,一家「被逾期居留」變成無證移民,只好過着躲躲藏藏的恐懼生活。
馮弘美是少數申請DACA的亞裔人士之一,坦言很多「同路人」不申請是來自於害怕,深怕自爆身分後被遣返:「很多人覺得很害怕,覺得已無路可走,不知可向誰求救。」這種恐懼不知何故根深蒂固存於亞裔社群裏。三藩市華人權益促進會強調,雖然DAPA遭滑鐵盧,但不影響2012的DACA計劃和申請,而且「至今從來沒有人因申請DACA而被遞解出境」,這個「江湖傳言」是空穴來風。
美國大選將至,不論誰入主白宮,無證移民的命運均存變數。不過,促進會鼓勵無證移民遞出DACA申請表,保障自身權利。弘美也以過來人身份表示,「其實無論那張紙(合法證件)存在與否,只要你是一個人,在美國都有發聲權利。」她呼籲亞裔無證移民把握DACA機會,指「保密(自己身份)不等於是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