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哥倫比亞政府與左翼最大游擊隊「革命武裝力量」(FARC),在聯合國斡旋下經近4年談判,前日終於在古巴達成和平協議,結束長逾半世紀的血腥衝突。哥國民眾興奮慶祝,總統桑托斯打鐵趁熱,宣佈10月2日全民公投和議。但不少人不滿政府向游擊隊讓步太多,有評論擔心公投一旦否決和議,當地或陷入政治困局。
政府軍和FARC戰鬥了52年,造成逾26萬人死亡、近700萬人流離失所,當地埋下的地雷數目僅次於阿富汗。桑托斯前日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終與FARC達成和議,「這場戰爭帶來了折磨、苦難和悲劇,今天是它結束的開端」,呼籲國民支持,「大家可投票決定是否支持這份歷史性協定」。FARC首席談判代表馬爾克斯表示:「我們為哥國和平,打贏了一場漂亮的戰事。」FARC將會繳械並轉型成政黨。
首都波哥大有幾百人集會支持和議,他們高唱國歌和歡呼「哥倫比亞萬歲!撐和平!」57歲的格瓦拉喜極而泣:「我可死在和平時期了!有生之年可見到國家不再充斥暴力,可以見到孩子的將來。」
FARC在1964年成立,成員多是窮苦農民,以反抗地主壓迫為己任,他們以農村包圍城市策略,佔領全國約1/3鄉郊森林,與政府軍周旋多年。但後來FARC跟起初信奉的馬列主義漸行漸遠,擄人勒贖、招攬童兵、襲擊學校、沾手毒品生意,據說一度是全球最有錢的游擊隊,全盛時擁兵2萬,但同時民望一落千丈,民眾視之「恐怖毒販」。
毒品生意真空恐增暴力
當哥國變成全球最大可卡因來源地,FARC也得罪了美國。飽受毒品困擾的美國過去15年共援助哥倫比亞政府逾100億美元(780億港元)鏟除FARC,近年游擊隊多名領袖被擊斃後,聲勢大不如前,兵力銳減至目前7,000人左右。政府方面,由於前年成功連任的桑托斯無包袱,夠膽頂住右翼保守派的壓力,與FARC達成和議。
不過,有分析擔心FARC退場遺下的毒品生意真空,勢必會惹來其他幫派爭相填補,當地暴力活動有機會不減反增。另外,對游擊隊既往不究的「洗底」安排,令不少哥倫比亞人反對,假如公投否決和議,政府和FARC或會陷入英國脫歐式的二元困局,非和即戰。
美聯社/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