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和動物共融的國度?唔……可能沒有,但起碼有些國家會在動物的權益上,行多一步。來自法國尼斯的Raibaut,跟來自美國紐約的丈夫Peter Failmezger,移居香港超過四年,現住長洲並在島上經營餐廳,賣Peter拿手的手拉薄餅。「我根本沒想到要當動物義工,我來自一個沒有流浪狗地方,不會有救狗的觀念!」Peter邊說,邊在店外撐起太陽傘,Laure在後配合着,將從家帶來的小狗繫好在傘下,再放個盛滿水的碗。夫婦每日都會將從島上救起的小狗帶到店前,讓途人任睇任摸,一年來已幫26隻小狗尋到家。
Peter指自己對故鄉的動物權益事宜認識甚少,因為在美國,大家對貓狗相當寬容,會跟途人拉着的狗微笑、逗牠們玩,而街上亦幾乎沒有流浪狗。來到香港,他說跟老婆拉着狗散步時,有些人會像見到魔鬼一樣彈得老遠,或投來奇異目光。我好奇美國為何沒有小浪流,翻查網上資料,原來美國八成的州分都將遺棄動物定罪,警方透過動物晶片找回主人後,會起訴主人,而且事件都會成為新聞,起了一定阻嚇的作用。「我覺得政府重視動物,才能成為市民的榜樣。」Laure說法國也無流浪動物,遺棄寵物的人存在,但他們都會將動物棄在動物收容所前,「離棄寵物是十分沒良心的事,但我看到有些香港人不但離棄,還將這些孩子丟在荒山野嶺,怕被人發現似的,結果動物被人發現時已死去。」Laure看着太陽傘下的小狗說。她指法國政府會將被市民棄養的動物帶到動物收容所,明白到義工們的辛酸,政府會給收容所一些資助,例如讓義工們免費使用土地作收容所。那政府是不會執行安樂死的?我好奇問道,Laure搖頭,說一切決定都歸收容所,假如狗隻病得太嚴重,或是太具侵略性,對其他狗和人構成危險,才會被安樂死。
講到動物收容所,英國報章《泰晤士報》就曾報道,當地的愛護動物協會每年平均處理1,100宗虐待動物個案,被告都被判入獄。而住在協會內的動物,在不奉行人道漽滅的政策下,狗隻平均壽命達12年,貓隻則長達14年。反觀香港的愛護動物協會就常被批評跟警察同一鼻孔呼吸,對動物虐待案愛理不理,更因多次被揭發殺動物而被港人稱為「 愛殺動物協會」。
荷蘭同樣善待動物,阿姆斯特丹大部份的餐廳和商店都准許狗跟主人自由進出,狗亦可以自由乘搭交通工具。最讓人嚮往的是,荷蘭的法律禁止寵物店賣動物,想養寵物的民眾都會去到全國173間由民間動物保護團體營運的收容所認養。至於香港警方一直不實踐的動物警察,在荷蘭也有。這些專責警察一旦發現不餵食、不照顧等動物被虐事件 ,就會全力追兇。對於動物虐待犯,法律也禁止他們再飼養動物。現時除了荷蘭,挪威、美國、德國和澳洲都已成立動物警察隊伍。
記者:許 政
攝影:伍慶泉、楊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