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業主為趕走受租金控制(rent control)保護的租客,使出不當手段的案件發生。三藩市灣區租金高居全國之冠,租屋糾紛時有所聞。奧克蘭(Oakland)一棟大廈的多名華裔散房住客,日前入稟控訴房東「耍惡劣手段」,包括無了期封閉他們的共用廁所,致他們被迫在自己房間內「解決生理需要」。房客痛批房東務求盡快將物業轉租給付得起更昂貴租金的人,使出無良招數。租客們更獲市政府力撐。
駐美記者:唐芷瑩 奧克蘭報道
原告是14名住在奧克蘭唐人街第八街524號大廈的租客,主要是不諳英文,只懂廣東話的年長獨居老人以及新移民。分別於1991年至2015年初遷入上址的多個「散房」(單人單位,Single Room Occupancy)。眾人控訴,2015年大廈業權轉手並僱請了新管理人,惡意損害他們的權益。律師表示,業主手段包括在翻修大廈時,無了期封閉公用設施,使33戶人家只有2、3個廁所和沐浴間可用,每次需大排長龍輪候。估計50名租客只有2個廁所能用,「令人無法接受」。
部份租客於「緊急時」只能於散房內用尿壺解決生理所需,痛陳此舉讓他們尊嚴受損。他們又指業主在大廈內安裝多台非必要的閉路電視鏡頭,用來監視他們,認為業主侵犯私隱。
此案原預計周二(23日)有裁決,但被告表示願讓步改善,獲阿拉米達郡(Alameda County)高等法院接納。業主表示日內會提出整修工程的完工日,並刪減閉路電視鏡頭。裁判官表示,將在周三(24日)到大廈視察後,才作下一步決定。
除14名弱勢租客外,奧克蘭市政府亦加入原告行列。地方檢察署(City Attorney)指被告違反市《租客保障條例》(Tenant Protection Ordinance),代表律師是亞裔法律聯盟(Asian Law Caucus)成員朱律師(Katherine Chu)。她批評,業主是針對租客是弱勢社群又不懂英語,於是打壓他們。她於庭外表示:「我們對於被告終肯改善租客的居住環境很高興,但不排除會繼續追討其他損失」。原告方除就民事部份打算追討精神損失賠償,亦呼籲當局就刑事部份起訴對方的過火行為。
起訴書指,被告方有一人克伯屈(James Kilpatrick)被點名高度參與「惡整」租客行為,曾於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他想翻新樓宇的「大計」,字裏行間透露想將物業「升格」後,以雙倍租金出租的想法。
美國多個城市設有《租客保障條例》等類似條款,規定業主不得任意漲房租,以保障租客權益。不過有些租客一住幾十年,房租等同幾十年前水準,因此業主買樓投資後,使手段逼走房客,以爭取更貼近市場行情的租金,類似案件時有所聞。不過,《蘋果》針對市府站在租客這邊,詢問被告律師是否認為判決不公時,被告方謝絕受訪「無可奉告」,並拒絕提供業主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