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培安之言 - 左丁山

英培安之言 - 左丁山

昨日講及在德己立街大聲評論新加坡之獨立,估唔到引起馬來西亞女遊客嘅回應,左丁山與兩位朋友港大名醫大感意外。名醫C話:「嗱,說話不可亂講,你喺香港街頭講就冇事啫,在吉隆坡咁樣講,可能會引起密探跟蹤,喺烏節路更加唔好出聲呀!」
大家都為之啞然失笑。事實上,馬來西亞女遊客羨慕新加坡之言,左丁山在吉隆坡坐的士亦聽司機(華裔)講過,不少馬來西亞華人都認為1963年睇死新加坡唔掂,但40幾年後就欣賞/妒忌新加坡不已,馬來土著巫統管治大馬幾十年後,處處落後於新加坡,兼且實施土著優先政策,令華人更加不是味兒。
講新加坡在1963年不願獨立,而係被馬來西亞踢出嚟,並非隨口噏,8月7日明報星期日特刊有一篇詳細訪問,英培安講自由在一個城市很重要,文章寫得好(作者趙曉彤),係一篇非常值得細讀嘅訪問。英培安咁樣講:「香港真是不容易。香港人唯有影響大陸人的價值觀……但怎樣令大陸人改變呢?你要獨立嗎?如何獨立?人道立場,中國不可以攻打香港,但中國會不會鎮壓?我不知道。不少人把香港與新加坡比較,認為新加坡面積比香港小,也可以獨立,可是當年新加坡的經濟很差,它是被馬來西亞踢走的,馬來西亞覺得你死定了,一定會回來求我,沒料新加坡會愈來愈好……可是,中國不會踢走香港」。
英培安何許人也?佢係2003年新加坡文化獎得主,2004/2005年獲新加坡文學獎,所著小說「畫室」已有英文及意大利文譯本,將來獲提名競逐諾貝爾文學獎都唔奇,英培安讀書時,寫過文章批評政府,參加過學生會運動,畢業後辦「草根書室」,1976年來港渡蜜月,發覺香港充滿「顏色」,言論與創作多姿多采,唔似得新加坡咁「一種聲音」,回去不久就被捕,受監禁五個月,冇charge,冇上庭,冇定罪,獲釋後不能出境,搬家要通知警局,直至80年代先至恢復行動自由,於是每三個月就來港一次,1994年索性到港居住一年,投稿星島日報與香港聯合報,靠稿費糊口,住在屯門一個三百呎單位。後來回新加坡專心寫小說成名。我地睇英培安幾十年來經歷,就知道自由之重要,政府儘可由選票產生(如新加坡),但政府一旦以國家安全為理由,訂立「內部安全法(ISA)」,就可以一紙秘密命令就將一個異見者秘密囚禁無限期咁耐,唔需要審訊。林鄭月娥最近講幾年內要討論基本法23條,香港人不可掉以輕心,到時一定要逐條細節討論,不能令新加坡ISA在香港出現。